新图展处。认玉台倩影,谢家风度。
袖亸鬟低,标格亭亭,独倚回栏凝伫。
秋凉池馆霜花艳,看几簇、冷红初吐。
怕柳丝、碧剪西风,好影又成迟暮。
荀令神伤旧梦,彩云已散矣,空恁凄楚。
想像仙姿,凭仗丹青,仿佛帐中重睹。
郎君纵应芙蓉兆,剩此恨、娲皇难补。
叹绿窗、镜影回时,不是故人眉妩。
新图展处。认玉台倩影,谢家风度。
袖亸鬟低,标格亭亭,独倚回栏凝伫。
秋凉池馆霜花艳,看几簇、冷红初吐。
怕柳丝、碧剪西风,好影又成迟暮。
荀令神伤旧梦,彩云已散矣,空恁凄楚。
想像仙姿,凭仗丹青,仿佛帐中重睹。
郎君纵应芙蓉兆,剩此恨、娲皇难补。
叹绿窗、镜影回时,不是故人眉妩。
这首《疏影》词,由清代词人袁绶所作,以“题洪容生表弟妇秋容揽镜图遗照”为题,描绘了一幅女子在镜前回顾往昔的凄美画面。
词中开篇即以“新图展处”引入,通过“玉台倩影,谢家风度”,将女子的仪态比作谢家女子的优雅,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气质。接着,“袖亸鬟低,标格亭亭,独倚回栏凝伫”,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在秋日池馆中的静默姿态,她轻轻放下衣袖,低垂发髻,独自倚靠栏杆,凝视远方,展现出一种孤高的情致。
“秋凉池馆霜花艳,看几簇、冷红初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女子内心的孤独,霜花点缀在池馆之上,几簇冷艳的花朵在秋风中绽放,既衬托出女子的寂寞,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接下来,“怕柳丝、碧剪西风,好影又成迟暮”,通过柳丝随风飘动,暗示女子担心自己的青春如柳絮般易逝,美好时光即将消逝。
“荀令神伤旧梦,彩云已散矣,空恁凄楚”,这里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如同荀令之梦,彩云散去,只剩下无尽的哀愁。最后,“想像仙姿,凭仗丹青,仿佛帐中重睹”,尽管现实中的美好已逝,但通过艺术的再现,女子依然能在心中想象出过去的仙姿,仿佛在梦境中再次见到。
“郎君纵应芙蓉兆,剩此恨、娲皇难补”,即使未来有所期待,如芙蓉花开预示着希望,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无法弥补失去的美好。最后,“叹绿窗、镜影回时,不是故人眉妩”,感叹于绿窗前镜中倒映的只是自己,而非故人的温柔与眉眼,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面对时光流逝、回忆往昔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漫漫湖水拍堤浮,欲到南亭泛小舟。
平日登临如别境,后来语笑尚中流。
采菱斫鲤皆新美,赌酒围棋自献酬。
对面火云高万丈,谁知此地有清秋。
古今诸柳孰为强,矫矫针悬术最良。
自富诗才堪继恽,兼深儒学有如芳。
当时屡献箴规益,末世惟传翰墨光。
石刻见贻真雅赐,峥嵘笔力有馀刚。
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而如此之孽也。
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
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
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
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
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
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
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
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
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
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
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
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
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
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长芦咏蝗》【宋·孔平仲】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而如此之孽也。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QwIxU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