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盖近奎文,玉宇天高睹庆云。
秋露每怜三径菊,春风犹忆泮池芹。
王言润色毋多让,尚食传餐莫浪分。
簪绂老逢台阁选,好将忠赤报明君。
煌煌华盖近奎文,玉宇天高睹庆云。
秋露每怜三径菊,春风犹忆泮池芹。
王言润色毋多让,尚食传餐莫浪分。
簪绂老逢台阁选,好将忠赤报明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所作的《答黄仲埙检阅见寄兼简吴伯宗内翰》(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报国的深刻思考。
首句“煌煌华盖近奎文,玉宇天高睹庆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华盖之下,奎文星宿璀璨,玉宇之巅,庆云飘浮,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祥瑞之气。接下来,“秋露每怜三径菊,春风犹忆泮池芹”则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怀念,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变迁与回忆。
“王言润色毋多让,尚食传餐莫浪分”两句,借用了古代帝王发布诏令和宫廷饮食的场景,强调了言语和食物的分配应遵循公正无私的原则,体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簪绂老逢台阁选,好将忠赤报明君”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仍渴望为国家效力的心愿,以及对忠诚于君主的坚定承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南郑戍还初过蜀,朝衫与鬓犹争绿。
逢春饮酒似长鲸,醉里千篇风雨速。
唐安池馆夜宴频,潋潋玉船摇画烛。
红索琵琶金缕花,百六十弦弹法曲。
曲终却看舞霓裳,袅袅宫腰细如束。
明朝解酲不用酒,起寻百亩东湖竹。
归吴寂寞时自笑,纵有诗情谁省录。
今年二顷似可谋,去斸云根结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