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香山新宁伯谭公邀宴山堂一首》
《至香山新宁伯谭公邀宴山堂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松峤骖鸾地,青山集翠堂。

馔从霞户出,乐以月林张。

下客龙裾贵,娱春凤烛长。

兴幽谈午夕,星榻卧花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香山新宁伯谭公邀请宴饮于山堂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人雅趣和自然之美。首句“松峤骖鸾地”,以“松峤”象征高远之地,“骖鸾”则借用了仙人乘鸾的典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青山集翠堂”一句,将宴会地点置于青山环绕、绿意盎然的翠堂之中,更添几分清幽与雅致。

“馔从霞户出,乐以月林张”两句,通过“霞户”和“月林”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宴席上美食如霞光般诱人,音乐如同月夜下的林间之音,悦耳动听。这里不仅展现了宴席的奢华与精致,也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精心安排与款待。

“下客龙裾贵,娱春凤烛长”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隆重与欢乐气氛。龙裾,象征着尊贵与威严;凤烛,则寓意着吉祥与美好。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宾客的身份高贵,也表达了主人通过宴会为春天增添欢乐的美好愿望。

最后,“兴幽谈午夕,星榻卧花芳”描绘了宴会后的场景,宾客们在幽静的环境中畅谈至深夜,甚至在繁星点点的夜晚,依然不愿离去,直至在花香四溢的庭院中安然入眠。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宴会的持久与热烈,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高雅情趣、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深厚的人际情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愁倚阑令

红阑外,锦鸳鸯。一行行。认取湘湾三百曲,是回肠。

软波曾照啼妆。知他住、第几横塘。

只恐江干黄竹子,又成箱。

(0)

虞美人

紫骝嘶过江南岸。嫩约悤悤变。东风不解惜杨花。

吹落相思一点到谁家。屏山梦逐行云杳。

别恨知多少。玉箫声里夜凭栏。

输与小楼双燕话春寒。

(0)

洞仙歌·其二

砑笺小字,倩流莺相候。一寸春愁酒边逗。

看衣香引蝶,镜影招鸾,漫赢得、茸唾尚凝衫袖。

茜纱窗下坐,伤别伤春,如此销魂怎禁受。

耳语更多时,斜亸香肩,怕倚断、笙囊绿绣。

嘱花下银骢莫勾留,但别后相思,寄侬红豆。

(0)

寿楼春

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

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弦带润,曾轻挑。

旧雨痕,疏帘樱桃。

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

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

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谁念我,魂都销。

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闻剪刀。

(0)

小桃红.买碧桃二本,供之莫愁小影前,赋此纪事

粉染南朝白,脂染东风碧。

犹想当年阿侯,生小脸痕靧雪。

把红儿供养郁金堂,要沾些福泽。

旧作王家妾,今作卢家客。

曾住乌衣玳梁,双燕也还认得。

错疑他姊妹嫁欢来,惹个侬愁绝。

(0)

临江仙.赋枯柳

剪尽柔丝飘尽絮,白门风色年年。

江南何梦不成烟。玉骢来死后,银燕别生前。

几处红楼飞雪里,痴心犹当搓绵。

绿云忆否旧垂肩。美人都削发,无语证枯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