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愁倚阑令》
《愁倚阑令》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红阑外,锦鸳鸯。一行行。认取湘湾三百曲,是回肠。

软波曾照啼妆。知他住、第几横塘。

只恐江干黄竹子,又成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红阑杆和锦鸳鸯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红阑外,锦鸳鸯"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暗示了湖畔的美景和鸳鸯的和谐共处,象征着爱情与安宁。

"一行行"进一步描绘了鸳鸯的动态,可能是在水中游弋,也可能是在岸边漫步,形成有序的行列。"认取湘湾三百曲,是回肠"则将视线转向湘江的蜿蜒曲折,诗人仿佛在寻找着某种情感的寄托,那曲折的江湾如同内心的愁绪,回荡不已。

"软波曾照啼妆"一句,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哀愁,可能是对远方女子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自己情感的自怜。"知他住、第几横塘"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住所的想象,横塘是江南常见的水边之地,这里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只恐江干黄竹子,又成箱"寓意深长,"黄竹子"可能象征着悲伤或离别,"成箱"则暗示着堆积如山的愁绪,可能预示着诗人担心他们的感情会像被装入箱子一样,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难以排解。

整体来看,这首《愁倚阑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融入了深深的思恋情愁,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个人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初冬过荆溪访潘元白便移舟西氿从南山一带看枫叶同游为天台石枚吉月陵友云元白髯浮屠

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

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

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

芦花冥冥水浅浅,杨叶索索烟苍苍。

潘子挥长笺,篷底坐焚香。

四座分酡酥,倾杯无酒浆。

江东步兵自行炙,邺下才子调银簧。

舍棹入翠微,扶石憩山馆。

石林崩滩路不同,高松无人鸟相唤。

前坂穿稻畦,樵径忽下断。

古藤摇寒柯,红桕落将半。

榆风柽露变殷紫,杉阴桧枝翠交乱。

几时饭黄精,直上铜山颠。

一为鸾凤音,万壑皆泠然。

日夕下兰坡,高歌齐扣舷。

手拂冠缨弄鱼鸟,葭汀空影相澄鲜。

渔网冲烟沙岸直,水光尽作明霞色。

回看松路起昏鸦,云暗山门众山黑。

(0)

天门山

百战生还解佩刀,扁舟东去走江皋。

鬼神护此千秋石,阊阖开当万里涛。

白日行空天马过,黑风吹浪海鱼高。

扪萝直到云烟里,惆怅山灵笑二毛。

(0)

荒园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

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

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

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

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

(0)

海氛清·其四

王承帝命,大将军旗鼓。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

据我上游,张我罿罦。与子偕作,与子同仇。

悉率左右,歼此群丑。

(0)

关陇平·其十一

帝德振振,陇山既平。陇流既清,维天子之祯。

陇山既伏,次黔粤滇。

蜀敢不詟伏,如翰如飞,万福来威。

(0)

拟古

常山舌既乾,两耳了不闻。

声留白刃间,迟回遏阴云。

首阳腹已馁,薇蕨徒芳芬。

精气弥豪放,鼎食安足云。

维彼苏属国,持节牧羌羵。

十年如一日,冰雪嚼纷纭。

求死既不得,坚志豺虎群。

从容与激烈,大道原无分。

上林□雁札,终得达圣君。

愿言励忠悃,天心将罢军。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