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嘶过江南岸。嫩约悤悤变。东风不解惜杨花。
吹落相思一点到谁家。屏山梦逐行云杳。
别恨知多少。玉箫声里夜凭栏。
输与小楼双燕话春寒。
紫骝嘶过江南岸。嫩约悤悤变。东风不解惜杨花。
吹落相思一点到谁家。屏山梦逐行云杳。
别恨知多少。玉箫声里夜凭栏。
输与小楼双燕话春寒。
这首《虞美人》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首句“紫骝嘶过江南岸”,通过马儿的嘶鸣,暗示了主人公的行程或离别,江南岸的景色则增添了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嫩约悤悤变”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情感的微妙变化,如同春日里的花朵悄然凋零。
“东风不解惜杨花”运用了东风和杨花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吹落相思一点到谁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相思之情,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被风吹散的相思,不知会飘向何处,触动人心。
下片转而写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屏山梦逐行云杳”描绘出主人公在梦中追寻远方的爱人,但梦境如行云般飘渺难寻,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最后一句“玉箫声里夜凭栏,输与小楼双燕话春寒”,在夜晚的箫声和栏杆边的孤独中,词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小楼上的双燕那样,共享春寒中的温暖与甜蜜,流露出强烈的孤独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敏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