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人家今少存,好田俱是官军屯。
前山遥见黑城子,渴饮不知河水浑。
荒原人家今少存,好田俱是官军屯。
前山遥见黑城子,渴饮不知河水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变迁的边疆景象。"荒原人家今少存",开篇即揭示了人烟稀疏,昔日的村落只剩寥寥几户,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好田俱是官军屯"进一步说明土地已被官方军事用途占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防的重视以及可能的军事化管理。
"前山遥见黑城子"中的"黑城子"可能是地名,诗人远眺前方,隐约可见那座被岁月侵蚀的古城,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繁华,如今只剩下遗迹。"渴饮不知河水浑"则聚焦在生活细节上,尽管环境艰苦,人们仍需依赖河水,但连基本的饮用水都浑浊不清,反映出当地生活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边疆荒凉、军事占领、生活艰辛的画面,寓含了历史的沉思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