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0)
翻译
焚烧香料祈求海神保佑,如同在梦境中睁开眼睛前行。
只要能达成目标,即使没有生命也可看淡一切。
漂流的船只被黄山之火点燃,碇石上的绳索仿佛雷鸣般震动。
回想起夷王的礼仪,我仍愿去上寺迎接贵客。
注释
焚香:焚烧香料以示敬意或祈求。
海灵:可能指海神或其他海洋神灵。
得达:达到目标或实现愿望。
无生可作轻:即使面对生死,也能看淡一切。
流黄山火:形容船只在海上漂流时被火光照亮。
碇石:系船的石头。
索雷鸣:形容绳索因风吹动发出像雷鸣的声音。
夷王:古代某个地区的国王。
上寺:高级别的寺庙,可能象征着尊贵或重要的仪式场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准备远离大陆,回到遥远的日本之情境。首句“焚香祝海灵”表达了对海神的祭祀与祝愿,以求平安的航行;而“开眼梦中行”则是比喻僧人的觉悟和精神状态,如同在梦中自由行走,既有超脱尘世之意,又带有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味。

接着,“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显示了诗人对于僧人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期许,以及对其修为的赞赏,认为达到某种境界后,对于生死之事应持平常心,不宜过分看重。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则描绘了一场海上风暴的景象,“流黄山火著”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火光,而“碇石索雷鸣”则形容了船只在狂风巨浪中求生的艰难。这里通过对自然力的描写,强调了僧人归国路上所面临的困顿与挑战。

最后,“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僧人在异国传播佛法所展现出的尊重和欢迎之意。"夷王礼"可能指的是对僧人的一种尊崇仪式,而“还为上寺迎”则是说僧人将被远方寺庙所欢迎。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物精神状态和行为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僧人归国途中风雨兼程却充满信仰与期许的生动图景。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十二时歌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鸡鸣丑,痴人捧龟首。

平旦寅,晓何人。日出卯,韩情枯骨咬。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禺中巳,去来南北子。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日昳未,夏逢说寒气。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日入酉,恒机何得守。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

(0)

上鼓山国师偈兼请师和之

无形无本亦无名,日用驱驱不暂停。

对面向人多不识,纵横自在转分明。

权时来寄君家宅,万种千般是事能。

认取当来真本性,一时抛弃事皆行。

(0)

示学偈

瞎眼善解通,聋耳却获功。

一体归无性,六处本来同。

我今齐举唱,方便示汝浓。

相传佛祖印,继续老胡宗。

(0)

拟寒山·其三

谁信天真佛,兴悲几万般。

蓼花开古岸,白鹭立沙滩。

露滴庭莎长,云收溪月寒。

头头垂示处,子细好生观。

(0)

寄钟陵光僧正颂

西山巍巍兮耸碧,漳水澄澄兮练色,对现分明有何极。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一占鸟第二十二

伯劳鸟,闹噪在军前。

大祸预知须早觉,不逾两月事应然,此象理关天。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