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清凉院》
《留题清凉院》全文
宋 / 王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背倚青峰面枕溪,濡毫新向壁间题。

善根不挠金莲合,净界无尘水月齐。

会启苾刍真乐境,花开檐卜远香畦。

因思祖塔尝游处,更在龙蟠虎踞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qīngliángyuàn
sòng / wáng

bèiqīngfēngmiànzhěnháoxīnxiàngjiān

shàngēnnáojīnliánjìngjièchénshuǐyuè

huìchúzhēnjìnghuākāiyánboyuǎnxiāng

yīnchángyóuchùgèngzàilóngpán西

翻译
背靠着青翠山峰,脸对着潺潺溪流,我拿起笔在墙壁上写下新的诗篇。
善良的根基坚韧如金莲紧密相合,洁净的世界没有一丝尘埃,如同水月共融。
这将开启僧侣们的真实快乐境界,如同檐下的花朵散发出遥远田地的香气。
回想起曾游历的祖塔之地,它位于那龙盘虎踞的西边。
注释
背:背后。
倚:依靠。
青峰:青山。
面:面对。
枕:枕着。
溪:小溪。
濡毫:沾湿笔尖。
新:刚刚。
壁间题:墙壁上的题字。
善根:善良的基础。
不挠:坚韧不屈。
金莲:佛教象征的圣洁之花。
合:紧密。
净界:洁净的世界。
无尘:没有尘埃。
水月齐:如水月般纯净。
会启:将要开启。
苾刍:僧侣。
真乐境:真实的快乐境界。
花开:花开的景象。
檐卜:檐下。
远香畦:远处的花田。
祖塔:祖先的佛塔。
尝游处:曾经游览的地方。
更在:更在...之处。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像龙盘曲,像虎蹲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开篇"背倚青峰面枕溪,濡毫新向壁间题",诗人背靠青山,面对清澈的溪水,将笔蘸湿后书写于壁上,这种境界既显得诗人的闲适自如,也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着"善根不挠金莲合,净界无尘水月齐"中,“善根”指的是清凉寺的佛教修持之地,“金莲”则是莲花的别称,常用来比喻佛教中的智慧和纯洁。这里表达了寺院内外的清净与和谐,莲花不被世俗之物所污染,水月清澈无尘,体现出一片超凡脱俗的境界。

"会启苾刍真乐境,花开檐卜远香畦"中的“会启”可能指的是寺院中举行的一种佛教仪式,“苾刍”是僧侣的别称。这句诗描绘了在一种喜悦的心境中,和僧侣们一起体验到真实的快乐,同时寺院中的花朵开放,香气远散,这不仅是对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也反映出心灵的清净和满足。

最后"因思祖塔尝游处,更在龙蟠虎踞西"表达了诗人对于寺院内祖师遗迹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更远处风景的向往。"龙蟠虎踞"形容山势雄伟,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或者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教修持之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益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李宾学录赴襄阳别驾

方城汉水今犹昔,旧事销磨一梦间。

遗爱尚称羊叔子,清风犹说鹿门山。

民穷赖汝勤安辑,俗薄凭谁力挽还。

竹马欢迎何足羡,要看去日众号攀。

(0)

送陈县丞崧回建阳任

几回来往建州道,下马逢人说好官。

一见又为天外别,相逢真似梦中看。

雷霆入地惊湍吼,虎豹蹲林乱石攒。

我昔仗君曾脱险,追思珠泪不胜弹。

(0)

送俞经宪惠民考绩入京

我昔官居白玉堂,五更振佩朝明光。

君之先人司喉舌,献纳从容在帝旁。

每见殿东供奉退,凤仪秀拔重班行。

自我不见今十载,伤心耆旧半存亡。

君才不忝名家胄,法冠豸服何辉煌。

弭节留都刚会面,又闻奏最上江艎。

闪闪旌旂辉白日,明明画戟飞秋霜。

行处想应无豺虎,山妖水怪尽逃藏。

比闻处处鬻男女,江南江北多旱蝗。

官府诛求何日已,闾阎百孔兼千疮。

我曹肉食惭无补,言之感激热中肠。

君侯忠孝夙自许,触目民隐心悲伤。

此去应前宣室席,愿无缄默负吾皇。

临分不尽叮咛语,意逐东流江水长。

(0)

啜茶

故乡茶叶异乡烹,添得吟肠一味清。

水凿冰崖凝碧碗,火翻雪浪覆青瓶。

含鎗谩说呈新品,带脚从今减旧声。

愧我相知无谏议,也须三碗坐严更。

(0)

写贞白凌寒卷

冻容不减玉颜色,疏影横檐却避春。

雪夜槎牙舒铁骨,最堪图赠未亡人。

(0)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

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

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

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