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心月照云溪.俗名蓦山溪》
《心月照云溪.俗名蓦山溪》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炼,九转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心月照云溪·俗名蓦山溪》是一首道教修真主题的词作。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修道者追求长生与超脱的过程。"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这里的"二物"可能指的是阴阳二气,象征着生命的根本。接下来的"三才"、"四象"、"五行"等概念,皆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观,代表天地人或金木水火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崇尚和理解。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六贼"通常指贪嗔痴疑慢见,是修行者需要克服的六种烦恼;"七魄"则指人的精神部分,要求保持清醒。"八卦定,九宫通"象征着运用智慧和法术打通内外,达到"功行十分到"的境地。

"十分修炼,九转成芝草","九转"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表示经过多次转化,达到仙丹般的境界。"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表达了修行成功后得到仙界庇佑,超脱轮回。

最后,"五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五大"指五脏,"三清"是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二童"可能是仙童引路,"抱一"即合一于道,"蓬岛"则是仙境的象征。整首词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修道者追求天人合一、超脱尘世的理想。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题杨师壁

年来病倦厌寻山,且寄青泠白水间。

最爱杨师旧茅舍,频来借榻伴高闲。

(0)

送荣叔归萧山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0)

赠王伯虎

盛暑剧焚燎,深林称幽栖。

衰残不胜事,遂得休天倪。

重关人响绝,悯默与时违。

慨念百年乐,誓将老锄犁。

吾子造府戟,勤拳苦攀跻。

乃欲强访我,清言相与稽。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

所向适殊途,安得问軏輗。

要我有所赋,将报锦与绨。

病思何足云,有愧测海蠡。

(0)

第九十一仰山插锹颂

沩山问处少知音,插地酬时佛祖沉。

踏倒玄沙傍不肯,免教苍翠带春深。

(0)

第四十八巴陵鸡鸭颂

同别祖意问端由,便将元价与他酬。

丝纶夜静人垂钓,晓得金乌带月收。

(0)

第十九僧问长沙颂

苔殿重重紫气深,星分辰位正乾坤。

金轮不御阎浮境,岂并诸侯宝印尊。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