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别祖意问端由,便将元价与他酬。
丝纶夜静人垂钓,晓得金乌带月收。
同别祖意问端由,便将元价与他酬。
丝纶夜静人垂钓,晓得金乌带月收。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宗修行中的情景,通过“同别祖意问端由”开篇,引出对禅悟本质的探讨。诗人以“便将元价与他酬”表达了一种禅悟后的价值交换,即在心灵的层面,真正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它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理解。
接着,“丝纶夜静人垂钓”一句,运用了钓鱼的比喻,夜晚的宁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垂钓则代表了对真理的追寻。这里暗示了在禅修的过程中,需要在内心深处寻找那份宁静和平和,如同在夜色中垂钓,耐心等待真理的显现。
最后,“晓得金乌带月收”一句,以太阳(金乌)和月亮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句话意味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时间不会停留,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最终收获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飘零敢说是诗人,故旧多居要路津。
穷贱交游谁复记,江湖踪迹早成陈。
无心涉世当归隐,有口逢人肯说贫。
家在翠屏山下住,茅庐虽小可容身。
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
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
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
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
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
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
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
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谁知真儒者,百黜宁不遭。
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
秩满在选中,家寒无所操。
虞翻显凭易,买臣进缘骚。
吴士例则然,且毋衒名高。
霜严火炬青,月澹两峰白。
堂堂夜行谁,邻峰贩醝客。
贩醝事且止,归农收又薄。
技击习鞭挝,鲜肥愤烹炙。
外虽刑宪拘,内实饥困迫。
鹿穷有狂奔,虎毙犹恐掷。
如何陇上豪,坐作沟中瘠。
世无卓鲁化,名在蹠蹻籍。
感叹重徊徨,羁危转惊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