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天碧。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
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
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
襟怀迎爽,有人独步携策。
遥想帘卷琼楼,凭阑凝望,此意知何极。
声断秦箫双凤驾,凌厉飞仙同籍。
问汉乘槎,采珠临海,往事空踪迹。
莫辞吟赏,终宵清景难得。
云收天碧。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
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
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
襟怀迎爽,有人独步携策。
遥想帘卷琼楼,凭阑凝望,此意知何极。
声断秦箫双凤驾,凌厉飞仙同籍。
问汉乘槎,采珠临海,往事空踪迹。
莫辞吟赏,终宵清景难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夜晚风光,天空清澈,云彩散去,显露出淡蓝色的天幕。微风习习,露水凉意,周围的喧哗声响逐渐平息,进入了一种静谧与寂静的氛围。诗人描写了远处渡口的荒凉,以及河堤旁搴篷和横放的船桨,这些细节都烘托出一种萧瑟孤冷的秋夜景象。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江水,一带澄净的江面映射着清晰的月亮,千里寒光如白绢般铺展开来。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他独自漫步,手持策杖,感受着凉爽的夜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遥想,那些帘卷高楼中的琼楼瑶阁,以及凭栏远望的情景,这份情怀和向往,似乎无边无际。接着,他提到了秦箫双凤驾的神话传说,飞仙凌厉,这些都是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象征。
最后,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往事,比如问汉乘槎和采珠临海,但这些都已成为空谷足迹。他不愿放弃对美好时光的吟诵和赏析,因为这种清净的夜景是难得的。
山路萦回古木疏,辋川风景小蓬壶。
诗从初调能窥雅,画到无声不用图。
远岸轻烟笼细柳,野田流水长新蒲。
怀人几度空惆怅,不见骊龙照乘珠。
众鸟集芳林,喧啾竞阳和。
感时坐达旦,长啸悲且歌。
念彼金石交,悠悠隔关河。
重晤良独难,相思将奈何。
岁月忽以晚,世故何其多。
嗟嗟黄小群,绀发俄成皤。
倚床发浩叹,万事皆蹉跎。
达人贵知命,对酒自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