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
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
明明夜月亭间竹,日日秋风谷底铛。
头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卧听松声。
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
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
明明夜月亭间竹,日日秋风谷底铛。
头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卧听松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秦璠所作,名为《陆子泉》。诗中描绘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志士情怀的赞美。
首联“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开篇即以达人的智慧与志士的情怀为引,表达了对超越世俗、关注万物的精神追求。接着,“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两句,通过描述陆子(可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大师)与泉水的亲密关系,以及诗人自己在清泉中的洗涤,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明明夜月亭间竹,日日秋风谷底铛”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竹林的静谧与秋风吹过山谷时锅铛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内心的平和。
尾联“头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卧听松声”则以老者手持瓢饮,怀抱琴独坐,倾听松涛之声的形象,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