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籁生何处,巢笙更越琴。
穿林惊鹤梦,入涧和龙吟。
万顷涛翻翠,千岩粉堕金。
坐来疑漱石,真可涤尘襟。
灵籁生何处,巢笙更越琴。
穿林惊鹤梦,入涧和龙吟。
万顷涛翻翠,千岩粉堕金。
坐来疑漱石,真可涤尘襟。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松风》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灵动的自然景象。首句“灵籁生何处”以神秘的“灵籁”起笔,引发读者对声音来源的好奇。接下来的“巢笙更越琴”将松风比喻为巢中的笙声超越了琴音,形象地展现了松涛的悠扬与和谐。
“穿林惊鹤梦,入涧和龙吟”两句进一步描绘松风穿越森林,连鹤儿的梦境也被其惊醒,它在山涧中回荡,仿佛与龙的低吟共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万顷涛翻翠,千岩粉堕金”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松涛比作翻滚的万顷碧波,山岩上的松针在风中如金色粉末般飘落,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美。
最后,“坐来疑漱石,真可涤尘襟”表达出诗人聆听松风后的感受,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尘世的烦扰都被这清风带走,留下的是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松风的美妙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老篙回我舟,沙墺晚烟起。
苍茫鱼盐场,寂历鼓吹里。
人民悲旧王,岁月祀遗趾。
终捐玉几研,不救朱弓矢。
东西八骏马,今古万蝼蚁。
此事如或然,须湔会稽水。
翠鸾啼云天四垂,花龙双双神姥归。
金仙忆君泪如水,昌阳落花青蕊蕊。
层城珠阙扬素氛,开明狺狺环九门。
羲和走马不待人,鲸鱼吸海海生尘。
若有人兮怅修阻,紫玉参差老凤语。
笑挥如意教云舞,云间鹤雏生两羽。
归来归来勿蹉跎,秋风吹折玕琪柯。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
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
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閒千尺接云烟。
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