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御史家具有之且曰峰所托差低盍稍崇其址乃八月五日既克如命因赋此以报且请录示旧诗补故事以传云》
《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御史家具有之且曰峰所托差低盍稍崇其址乃八月五日既克如命因赋此以报且请录示旧诗补故事以传云》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

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

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閒千尺接云烟。

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对国史院庭中名为“鳌峰”的石头进行的赞美和描述。通过诗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块石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首先,诗人从视草堂前的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开始,提出疑问:是谁在何时将它移置于此?接着,他表达了对石头翠绿颜色的喜爱,以及对它如何从低处生长至接近九天的高度的赞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石头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与云烟共舞的壮观景象。

最后,诗人提到这块石头曾是御史伯宁的家族之物,并且伯宁御史拥有数百篇关于这块石头的诗作。尽管玉堂(可能是指皇宫或其他重要场所)已无这些诗作的原本,但御史家中仍保存着它们。诗人请求伯宁御史将这些旧诗记录下来,以便补充历史故事,传承下去。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石头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传承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暮春过罗伯源次韵

柳丝烟暖绕溪梁,四望园亭尽向阳。

雨过半篙新水绿,风回两袖落花香。

帘通香篆晴光转,窗隐棋声昼漏长。

公子閒情最潇洒,何时杖屦得徜徉。

(0)

避地石洞有怀罗处士就柬周以立进士

勍敌双崖立洞门,石棱斜斗浪声喧。

屋前松长山人去,堂上藤垂石佛存。

西望乡关通鸟道,旧题岁月满苔痕。

重来又迫干戈苦,空忆桃花遍水源。

(0)

哭萧参谋彝翁

南州进士盛才名,幕府参谋仗老成。

笔舌夜摇星斗动,襟怀寒漱雪霜清。

平淮碑踣惭裴度,哀郢魂归诉屈平。

多谢沔阳刘太守,为题文诔吊先生。

(0)

和郭顺则见寄

振衣楚山晓,扇外暗飞尘。

苏武终还汉,扬雄独美新。

栖乌头欲白,来雁信非真。

怀抱向谁诉,江鸥或可亲。

(0)

北风

北风振枯木,残叶苦禁持。

起览穷冬物,因怀生事悲。

疏烟澹西舍,寒雨响枯池。

陈酒床头有,题吟饮一卮。

(0)

破寺

破寺依山杪,平湖绕四围。

霜风吹客鬓,水气湿人衣。

渔舸鸣榔急,吟篷载酒归。

晚来閒物色,坐览岁华非。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