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其一》
《卜算子·其一》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生长绿杨城,萧槭白杨树。

枉学朝云忏六如,不伴端明住。

鸾背六铢衣,亸袖禁风露。

禅智山光一段云,是妾还家路。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色,以绿杨城和萧槭白杨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枉学朝云忏六如"一句,借用了佛教中的"六如"(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六种观念),暗示主人公试图通过佛教的教诲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但并未找到真正的解脱。"不伴端明住"则表达了她对无法与心爱之人共度生活的遗憾。

接下来的词句,"鸾背六铢衣,亸袖禁风露",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身着华丽的服饰,却在风露中显得孤独无助,暗示了她的贵族身份和生活的无奈。"禅智山光一段云",将自然景色与禅意相结合,既是女子对禅修的向往,也是她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因为"是妾还家路",这云彩仿佛指引着她回家的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感慨。樊增祥的词作,常以婉约细腻见长,这首《卜算子》(其一)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三月朔日,自台湾放舟至澎湖,忽遇北风,舟南驶不可收,越两日夜达粤东之惠来,乃舍舟登陆,间道至潮州,偕方子步琛登江楼小饮,凭槛有作,寄颖斋观察

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

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

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

已去毗舍城,澎湖到天际。

舟人笑语喧,金厦一瞬至。

北风横作恶,忽尔掀大地。

波涛起万峰,一落千丈势。

我艘如一叶,上下不自制。

舟子散发呼,坐客昏如醉。

呕吐苦万状,魂惊胆欲碎。

皆拚葬鱼腹,谁复谋生意!

我眠昧昏旦,屈伸拥一被。

渐觉狂风轻,山色横空翠。

不知地何许,且喜舟前峙。

舍舟竞奔岸,相聚如再世。

三日至潮州,喜极翻成涕。

方生独矫矫,颇有凌云气。

携手登江楼,村醪聊自媚。

群山拥翠鬟,一郡雄百雉。

上窥百粤关,下览韩江寺。

昌黎百代人,得失一时事。

昔时瘴疠乡,异日繁华地。

歌舞竞楼船,酡颜拥珠翠。

古今犹一息,江山更兴废。

有意访逐臣,无心问佳丽。

萧条木兰花,槛外发深思。

明灭乱离中,莽苍阳光晦。

何时众阴消,一奋金乌翅。

光烛大九州,斯文不终坠。

酒阑发清兴,狂笑恣一吷。

深忆贤主人,终始无相弃。

(0)

赠安道士·其一

尘海千年一饷时,金丹未就鬓如丝。

欲寻旧日蓬壶侣,碧草琅玕又几枝。

(0)

艋川书叹·其二

家计时艰两未平,劳薪尽日事非轻。

蚍蜉撼树庸何怪,鬼蜮含沙亦足惊。

忍把货泉填欲壑,遂教乐土变愁城。

归来默默蒲团坐,魔障于今愿不生。

(0)

金包里旅舍午霁偶成

当户群峰好,溪南雨乍晴。

岚光浮日影,林韵挟泉声。

连陌禾登陇,低檐豆压棚。

我来时八月,篱菊未含英。

(0)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其一

长松无数护吟楼,一派涛声枕上幽。

读罢「黄庭经」一卷,横琴再鼓「碧天秋」。

(0)

偕诸友人西池泛月,分韵咏洞箫得「城」字

狂歌常作不平鸣,和我阳阿激楚声。

孤鹤唳空音断续,老龙吟水韵凄清。

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

共泛西池今夜月,不堪回首阖闾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