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二首·其一》
《绝句二首·其一》全文
元 / 泰不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绣帘钩月夜生凉,花雾霏霏入画堂。

吹彻玉箫人未寝,更添新火试沉香。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花雾与室内氛围的和谐交融。

首句“绣帘钩月夜生凉”以“绣帘”开篇,暗示了室内装饰的精致与高雅,而“钩月”则点明了时间——夜晚,月光如银,为整个场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生凉”二字不仅指出了季节或天气的凉爽,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与享受。

第二句“花雾霏霏入画堂”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氛围。花雾,既可能是室外花香弥漫,也可能是室内某种香料散发出的雾气,与“霏霏”(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而“入画堂”则强调了这种氛围的美感,仿佛整个房间都沉浸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接下来,“吹彻玉箫人未寝”一句,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人物活动。玉箫,古代的一种乐器,以其音色清脆悦耳著称,常被用来表达高洁脱俗的情怀。在此处,它不仅展现了主人的雅兴,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悠长。同时,“人未寝”三字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

最后,“更添新火试沉香”则在视觉和嗅觉上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层次感十足的画面。新火,意味着点燃了新的香料,而“试沉香”则表明了主人对于香料品质的追求与品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诗意,也深化了室内环境的温馨与高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夜晚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泰不华
朝代:元

(1304—1352)蒙古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集贤修撰。顺帝至正元年,累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升礼部尚书。十一年,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驻温州。与孛罗帖木儿协力镇压方国珍。而孛罗被俘。方国珍降后复起。次年,迁台州路达鲁花赤,攻方国珍,败死。谥忠介。工篆隶,尝考正《复古编》讹字,于经史多有据。
猜你喜欢

岁在丙申虚度七十追思少壮犹不如人顾此龙钟讵堪惕励漫吟七律八章非敢用以征诗聊述鄙怀云尔·其三

每思庭训一汍澜,祠墓荒凉敢即安。

薄设圭田供俎豆,恪遒祀典见衣冠。

派分珠里昭前职,月挂金钩复旧观。

碑碣缺惭聊补勒,此心未了力先殚。

(0)

和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访高子水居韵八首·其三

陈迹谁能阐,名流意自关。

胸中罗磊落,川上联潺湲。

载得琴书去,赢来图画还。

有怀人不见,相对白云间。

(0)

过华学士隆亭故里

偶过隆亭镇,来瞻太史坊。

园荒金粟岭,草没旧门墙。

带水双桥锁,长松五墓苍。

也知云变幻,更莫问沧桑。

(0)

赐沈德潜

前席岂不佳,别复继其后。

江乡已眷然,幸此未为久。

在汝申虔庆,而我虑奔走。

松鹤老益健,三千里何有。

祝釐实攸宜,诗人大椿寿。

(0)

香山即景杂咏·其二

坂霜一夜变新寒,游屐高低缅谢安。

藉第凭窗纵遥目,峰姿四面入奇观。

(0)

自高梁桥泛舟回御园川路晓景即目·其一

长川浓露湿烟芜,舟趁晨凉暑若无。

间有楼台临曲岸,胜他粉本广陵图。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