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栖蹑迥梯,叆叇复瀌凄。
惭愧白云者,不恒此共栖。
天池方一亩,英英吐其中。
谁知足底物,为云亘半空。
岩栖蹑迥梯,叆叇复瀌凄。
惭愧白云者,不恒此共栖。
天池方一亩,英英吐其中。
谁知足底物,为云亘半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身处云雾缭绕之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
首句“岩栖蹑迥梯”,描绘了诗人攀登高耸的山岩,踏上蜿蜒曲折的阶梯,隐喻着追求高远境界的过程。接着“叆叇复瀌凄”两句,通过描述云雾的浓厚与寒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惭愧白云者,不恒此共栖。”这两句诗中,诗人以白云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但又深知难以长久相伴的无奈与谦逊。这种自我反思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天池方一亩,英英吐其中。”这里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着广阔无垠的天池,从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谁知足底物,为云亘半空。”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脚下世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暗示了云层之上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被发现。这不仅是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前年槿篱故,新作药栏成。
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
水穿盘石透,藤系古松生。
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
颇识灌园意,于陵不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