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关山入战图,异乡为客倍愁吾。
江淮远近连烽火,里巷高低长草芜。
坚卧谩愁兵甲满,独醒宁怕梦魂孤。
太平气象犹如旧,痛饮蒲觞醉道途。
天下关山入战图,异乡为客倍愁吾。
江淮远近连烽火,里巷高低长草芜。
坚卧谩愁兵甲满,独醒宁怕梦魂孤。
太平气象犹如旧,痛饮蒲觞醉道途。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天下关山入战图"展现了广阔的战争背景,山河险要之地都被卷入战事之中。"异乡为客倍愁吾"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游子,身处战乱之中倍感孤独与忧虑。
"江淮远近连烽火"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范围和严重性,烽火连天,无论远近都笼罩在战火之下。"里巷高低长草芜"则通过描绘城乡荒凉的景象,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民生凋敝。
"坚卧谩愁兵甲满"表达诗人即使困守家中,也无法逃避战争的阴影,内心充满无奈和愁苦。"独醒宁怕梦魂孤"则反映出诗人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孤独。
最后两句"太平气象犹如旧,痛饮蒲觞醉道途"看似矛盾,实则寓含深意。表面看似怀念往昔太平景象,但只能借酒浇愁,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深哀叹和对未来的悲观。
整体来看,叶颙的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瘦郭有志气,相哀老龙钟。
劝我少吟诗,俗窄难尔容。
一口百味别,况在醉会中。
四座正当喧,片言何由通。
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疏慵。
见书眼始开,闻乐耳不聪。
视听互相隔,一身且莫同。
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
见君如见书,语善千万重。
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烦恼不可欺,古剑涩亦雄。
知君方少年,少年怀古风。
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
我愿拜少年,师之学崇崇。
从他笑为矫,矫善亦可宗。
咫尺东溪路,年来偶访迟。
泉声迷夜雨,花片落空枝。
石径逢僧出,山床见鹤移。
贫斋有琴酒,曾许月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