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霏霏雨过,新梧叶叶阴清。
宿蝶倒栖犹未稳,雏燕低飘便觉轻。午阑天半晴。
六扇红纱深掩,斜阳一角微明。
不道送春归去后,更有闲愁约略生。倦眠金栗屏。
小院霏霏雨过,新梧叶叶阴清。
宿蝶倒栖犹未稳,雏燕低飘便觉轻。午阑天半晴。
六扇红纱深掩,斜阳一角微明。
不道送春归去后,更有闲愁约略生。倦眠金栗屏。
这首《破阵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夏日午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雨后的庭院、新长的梧桐叶、倒悬未稳的蝴蝶、低飞的雏燕、半晴的天空、深掩的红纱窗以及微明的斜阳,一一展现出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清新又略带寂寥的画面。
“小院霏霏雨过,新梧叶叶阴清。” 雨后的庭院显得格外清新,梧桐树的新叶在阳光下投下一片清凉的阴影。这一句通过雨后的清新与梧桐叶的阴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宿蝶倒栖犹未稳,雏燕低飘便觉轻。” 宿蝶在雨后倒挂在树枝上,尚未完全稳定下来,而雏燕则在空中低飞,显得轻盈自在。这两句通过蝴蝶和燕子的动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午阑天半晴,六扇红纱深掩,斜阳一角微明。” 午后的天空开始转晴,红纱窗深掩着室内,只有一角斜阳透进来,微弱而温暖。这里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从雨后到晴朗的变化,同时红纱窗的使用也增添了几分古典的美感。
“不道送春归去后,更有闲愁约略生。” 这一句点出了季节更替的无奈,春天的离去带来了淡淡的愁绪。诗人似乎在说,春天虽然离去,但内心的愁绪却悄然滋生。
“倦眠金栗屏。”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慵懒的场景,倦意中的人在金栗色的屏风前小憩。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破阵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
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
殷勤记岩石,秪恐再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