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华山云际寺》
《游华山云际寺》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

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

殷勤记岩石,秪恐再来稀。

(0)
注释
少华中峰寺:位于少华山中的中峰之上的寺庙。
高秋:深秋,秋季的末期,气温较低。
众景:各种景色,众多景致。
归:汇聚,集中。
地连:地域相连,地理位置上接壤。
秦塞: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边塞、关隘,象征古代秦国的疆域。
起:延伸,指向远方。
河:此处指黄河。
隔:隔开,相间隔。
晋山:指山西境内的山脉,泛指晋地(今山西省)的山川。
微:渺小,微茫,形容从远处看山体模糊不清。
晚木:傍晚时分的树木。
蝉相应:蝉鸣声相互应和,此起彼伏。
凉天:凉爽的天气,秋季的天空。
雁并飞:大雁成群结队一同飞翔。
殷勤:情意深厚,诚挚恳切。
记:记住,铭记。
岩石:山上的岩石景观。
秪恐:只怕,唯恐。
再来稀:再次来到这里的机会很少,难以重游。
翻译
秋高时节,众多景致汇聚于少华山中的中峰寺。
寺庙所处之地连接着秦地的关塞,遥望黄河,对面晋山显得渺远微茫。
傍晚时分,林木间蝉鸣声此起彼伏,凉爽的天空中雁群并肩翱翔。
我深情地铭记这里的岩石风貌,只怕将来再难有机会重游此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山云际寺时的景象和心境。"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一句,通过对华山主峰少华顶的描述,传达出高远之感,同时也点出了季节为深秋,万物收藏,景色归于静谧。

接着的"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这里的地理特征如秦塞、晋山,通过河流的隔绝,使得空间感更为开阔,给人以深远之感。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两句,则是对秋季声音和视觉景象的描写。晚间的树林中蝉鸣声此起彼伏,与凉爽天气下飞翔的雁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最后,"殷勤记岩石,秪恐再来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游历经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怀念之情。"殷勤记"意味着深切地回忆,而"秪恐再来稀"则透露出一种担忧,即未来能否再次光临这个地方,故而珍惜此刻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景色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机遇难得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周元特詹事挽词二首·其二

黄发趋严诏,青宫启太微。

园公方入侍,疏傅已言归。

奏牍三千在,流年七十稀。

无从奠鸡酒,老疾只沾衣。

(0)

蜡梅二首·其一

白璧黄金取意裁,极知变态自江梅。

风流一样香仍好,共趁春前腊后开。

(0)

偈六首·其二

日日日西沉,日日日东上。

若欲学菩提,但看此模样。

(0)

颂古·其二十一

戳瞎大地众生眼,夺其一切资生物。

尽情推入大火坑,听从阿耨池中出。

然后为念普安慰真言,唵摩尼佛㖃屈聿。

(0)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三

画也错,赞也错。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

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0)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一

梵志有钱时,能肥又能白。

梵志无钱时,能瘦又能黑。

十字街头立,被人唤作贼。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