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
云树阴其旁,造物将有假。
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
乃知爱玩心,朝夕未忍舍。
近移溪上石,怪古苍藓惹。
芍药广陵来,山卉杂夭冶。
春禽时相鸣,宾从不应寡。
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
胜事已不辜,吟觞无倦把。
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
云树阴其旁,造物将有假。
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
乃知爱玩心,朝夕未忍舍。
近移溪上石,怪古苍藓惹。
芍药广陵来,山卉杂夭冶。
春禽时相鸣,宾从不应寡。
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
胜事已不辜,吟觞无倦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滁州丰乐亭》,描绘了丰乐亭附近幽静的山谷泉水,以及诗人游玩的兴致和对美景的留恋。首句“泠泠幽谷泉”以清冷的泉水声起,暗示环境的宁静与幽深。接着写到使君(官员)探访水源,车马暂留于青峰之下,路径穿过茂密的竹林,显得深远而隐蔽,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光影。
行至尽头,遇见清澈见底的池塘,翠绿的倒影仿佛能流淌下来。旁边是浓荫蔽日的大树,显示出大自然的恩赐。诗人在此处引水开池,建屋覆瓦,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不舍之情。他还特意移石置溪边,欣赏古老的苔藓和艳丽的芍药,以及山间的各种花卉。春鸟的鸣叫增添了生机,宾朋相伴,使得此地并不孤单。
诗人最后提到,虽然身处滁州,但心中仍怀念淮南的风趣和洛阳的聚会,感叹这里的美好时光不虚度,饮酒赋诗,乐此不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丰乐亭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伫名花,似许留连珍惜。
度沧桑、几番日暮,粉光犹是难得。
怅空梁、燕泥坠紫。诉离宫、蕊泪凝碧。
缟拟梨云,绯含桃雨,洛阳沈醉太平色。
御香惹、玉真回袂,肠断楚怀客。
凭谁语、华镫绛雪,月照前席。恍倾国。
飞琼侣伴,望乡西子风格。
倚芳魂、海棠何处,锁怨长门向曾隔。
梦里巫山,情移春水,年时迤逦负心力。
怎堪听、后庭歌转,幽恨怕重觅。
休飞散、胡蝶满园,逐浪飘掷。
向聋丞笑,得耳根清净。是事关门不须听。
甚浮云、翳了秋水生时,明明月,又报蟾蜍蚀影。
伤心崔旰传,觱栗频吹,自惹多愁复多病。
种种悟空花,法眼依然,本来是、无明无尽。
但秪负、清娱弄新妆,逗镜里横波,乃公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