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极心性,域外有真觉。
旷生幸闻脩,瞽辩岂喧较。
万变终不缪,吾自了灭乐。
至道极心性,域外有真觉。
旷生幸闻脩,瞽辩岂喧较。
万变终不缪,吾自了灭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八首,主要探讨的是对内心深处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至道极心性"表达了对最高道理的探索,认为达到内心的极致是关键。"域外有真觉"暗示着超越常规认知的真知可能存在于心灵的深处或超然之处。"旷生幸闻脩"表达诗人对于能够听到并实践这种修行的庆幸,认为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瞽辩岂喧较"一句,通过比喻盲目的争论,强调真正的领悟不是通过辩论或争论获得,而是内在的静心体悟。"万变终不缪"则表明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会偏离正道。最后,"吾自了灭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了悟和内心平静带来的快乐的认同,认为这是最高境界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简单、纯粹的快乐的向往。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
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
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水利久不修,累岁烦雩禜。
疏凿赖侯勤,指顾川原定。
百谷满仓箱,子女时昏聘。
洋洋河渠议,欲垂来者听。
三季饶凶荒,庶徵频隔并。
谁能念遗黎,百里嗟悬磬。
况此胡寇深,早夜常奔迸。
上帝哀茕嫠,天行当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
自非经界明,民业安得静。
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
畎浍遍中原,粒食诒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