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
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
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水利久不修,累岁烦雩禜。
疏凿赖侯勤,指顾川原定。
百谷满仓箱,子女时昏聘。
洋洋河渠议,欲垂来者听。
三季饶凶荒,庶徵频隔并。
谁能念遗黎,百里嗟悬磬。
况此胡寇深,早夜常奔迸。
上帝哀茕嫠,天行当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
自非经界明,民业安得静。
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
畎浍遍中原,粒食诒百姓。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
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
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水利久不修,累岁烦雩禜。
疏凿赖侯勤,指顾川原定。
百谷满仓箱,子女时昏聘。
洋洋河渠议,欲垂来者听。
三季饶凶荒,庶徵频隔并。
谁能念遗黎,百里嗟悬磬。
况此胡寇深,早夜常奔迸。
上帝哀茕嫠,天行当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
自非经界明,民业安得静。
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
畎浍遍中原,粒食诒百姓。
这首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中描绘了在国家全盛时期,耿侯以其高超的才能和对水土性的精妙辨识,致力于常熟县的水利建设。通过耿侯的辛勤工作,大江之畔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百谷丰登,百姓生活安定。
诗中提到,过去水利设施久未修缮,导致连年干旱,百姓生活困苦。耿侯的到来,如同拨云见日,他亲自指导,迅速稳定了水势,使得农田得以恢复生机,粮食丰收,百姓婚嫁也得以顺利进行。耿侯还规划了长远的河渠建设,希望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水利经验。
然而,诗中并未忽视当时社会面临的其他问题,如战乱和饥荒。顾炎武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他希望有明君出现,带领国家度过难关,实现丰衣足食的盛世。同时,他也呼吁设立劝农官,巡视各地,确保农业生产秩序的稳定,让田间地头遍布生机,惠及百姓。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顾炎武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通过耿侯的故事,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是对古代水利英雄的颂扬,也是对当代治国理政者的启示。
凡经百余战,战必先众军。
不谓世胄家,而有如此人。
读书知大义,挽劲鲜与伦。
短身既精悍,谋略兼出群。
功难偻指数,嘉赍匪因亲。
征缅次孟腊,独入克捷频。
恨遇忌功者,逍遥河上陈。
力战绝后继,终焉捐其身。
于尔无悔怨,于我增悲辛。
不须读杜牧,谓过赵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