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著杵,漫封题。熨妥新痕灭旧啼。
验得玉人针线迹,未除强寇不须归。
频著杵,漫封题。熨妥新痕灭旧啼。
验得玉人针线迹,未除强寇不须归。
这首诗名为《捣练子(其三)》,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汪东。诗中通过描绘捣衣的动作和细节,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频著杵,漫封题"描绘了女子频繁地捣衣,试图通过衣物传递情感,而"熨妥新痕灭旧啼"则暗示着她用熨斗抚平衣服上的痕迹,仿佛也在抹去心中的哀伤。"验得玉人针线迹"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细心与技艺,以及她通过亲手缝制的衣物寄托的情感。最后一句"未除强寇不须归"则表达了她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认为在战乱未平的情况下,亲人无法安全归来。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物,体现了古代闺怨诗常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