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舍北望牛头山山有延胜寺先太傅书堂在焉六年前尝泛小江往游寺焚于睦寇书堂无复存矣》
《舍北望牛头山山有延胜寺先太傅书堂在焉六年前尝泛小江往游寺焚于睦寇书堂无复存矣》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江如青弋险,山似白盐孤。

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

草堂无复识,流涕想规模。

(0)
翻译
他曾路过太傅读书的地方,感受过秋风的洗礼。
长江如同青弋江般险峻,山峦像白盐般孤独耸立。
走完山路尽头又翻上山岭,树林忽然间让湖泊显现眼前。
那座草堂已无人识得,我只能含泪追忆它的规模和风貌。
注释
太傅:古代官职,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秋风:秋季的风,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青弋险:形容江水湍急,险峻。
白盐孤:比喻山峰孤立,色彩鲜明。
路尽:山路走到尽头。
林开:树林分开,视野开阔。
湖:湖泊,可能指的是太傅读书处的自然景观。
草堂:古人简朴的居所,此处指太傅的住所。
流涕:流泪,表达怀念之情。
规模:原貌,格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他回忆中太傅读书处的景象。诗人站在舍北,遥望牛头山上的延胜寺,那是他曾与太傅一同游览的地方。六年前,他们乘小舟沿江而上,寺宇曾映入眼帘,然而不幸的是,寺庙在战乱中被毁,只剩下了书堂遗迹。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诗人以秋风为线索,追忆昔日与太傅同行的场景,暗示时光流转。接下来的"江如青弋险,山似白盐孤",运用比喻,形容江水湍急如青弋河,山峦孤独如白盐堆,描绘出山水间的险峻与荒寂。

"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描述了他们行进过程中的艰辛与惊喜,翻越山路后,忽然眼前豁然开朗,湖泊显现。最后两句"草堂无复识,流涕想规模",表达了诗人对旧日草堂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太傅精神和教育影响的感伤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九

好供养,好修行。拂袖便去,也不多争。

(0)

行坦上人

细行循循,大道坦坦。得处至要,用处至简。

从上一千七百人,七纵八横,大机大用。

肩上无过担片横版,顶门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斩一握丝,一斩俱斩,一切尽斩。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十三

那下飞来水面浮,却来遮里问踪由。

只因回首不知处,一捏通身冷汗流。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八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

胸中怀六合,掌内握乾坤。

(0)

偈二十二首·其十四

吾君收得中原宝,塞外烟尘净如扫。

万国歌谣贺太平,家家门馆长安道。

(0)

偈颂七首·其三

一叶飘丹,乾坤独露。万缘泯迹,法界全彰。

沩山水牯牛,大雄白额虎。

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

虽然借路经过,拶著扶篱摸壁。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