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瑟瑟霜风”、“小院枕衾如泼水”等意象,传达出夜深人静时的寒冷与孤独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火炉也不够温暖,难以入睡,因此诗人不得不起身,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古籍。诗中的“诸子”泛指各类经典著作,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
“掩卷嗟嗟今古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思考,而“遗风可喜仍可嗔”则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敬佩之情,也不无批判之意。这反映出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情怀。
接着,“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真伪难辨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复杂世界时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的“一笑”意味着一种豁达和智慧。
最后,“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表明诗人对于世事的判断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不再纠缠于俗世的是非,而“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则是对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追求,甚至不愿意像道士那样穿着特定的服饰去炫耀自己的修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哲学智慧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