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一》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古风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0)
翻译
寒霜夜晚的风声吵闹入耳,小院里的床铺像被泼了水般湿冷。
夜晚清冷,炉火不旺难以入眠,只好起身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各种书籍。
合上书卷感叹古今人事,过去的风尚既有可喜之处也有可责之处。
风和日丽相互怜爱,无休止地变换,即使是荒谬的想法,在这一刻也显得真实。
如今我对是非都已看破,即使机巧百出也不如朴实无华。
内心寂静不再有任何杂念,哪里还会去担忧世俗的束缚?
注释
瑟瑟:形容风声或寒冷。
泼水:比喻床铺湿冷。
短檠:简陋的灯架。
诸子:泛指古代经典著作。
嗟嗟:叹息声。
遗风:遗留下来的传统风气。
玄之妄亦真:荒谬的事物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视为真实。
两俱绝:对是非都看透了。
百巧:极尽机巧。
黄冠:古代道士的帽子,象征超脱世俗。
鞭铁:喻指世俗的束缚或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瑟瑟霜风”、“小院枕衾如泼水”等意象,传达出夜深人静时的寒冷与孤独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火炉也不够温暖,难以入睡,因此诗人不得不起身,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古籍。诗中的“诸子”泛指各类经典著作,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

“掩卷嗟嗟今古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思考,而“遗风可喜仍可嗔”则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敬佩之情,也不无批判之意。这反映出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情怀。

接着,“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真伪难辨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复杂世界时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的“一笑”意味着一种豁达和智慧。

最后,“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表明诗人对于世事的判断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不再纠缠于俗世的是非,而“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则是对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追求,甚至不愿意像道士那样穿着特定的服饰去炫耀自己的修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哲学智慧和文学才华。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杨伯子过访翌日以两诗见贻因次韵答·其二

句业诚渊海,愚方一苇航。

空成由也瑟,难应女娲簧。

拟易乾坤别,传家父子香。

整翰从此去,拭眦望朝阳。

(0)

戏呈郑去华县丞

叠破当年御赐袍,饱看人钓六灵鳌。

行藏虽似少中节,识趣不妨依旧高。

入梦傅岩初岂意,上书曼倩本徒劳。

浮生万事天都了,爱惜君才祝善刀。

(0)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其二

释和书上巳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0)

平望遇风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0)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其二

昔年风露乡,裙破郁金黄。

别来参祖意,坏色染衣裳。

(0)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其三

往事追思重惨伤,相从常醉德勋堂。

每登屺岵数鸿雁,老泪风前必数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