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十三初度太虚以诗见寿且有见促从仕之意·其一》
《五十三初度太虚以诗见寿且有见促从仕之意·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堂堂吾道且俱亨,五十三年已半生。

天地此几容我病,古今真眼爱谁睁。

山中每见诸公起,天下何无一老耕。

迂野一时惟觉此,敢言时止复时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在五十三岁时所作,表达了他的个人哲学思考与对世事的洞察。

首句“堂堂吾道且俱亨”,诗人以“堂堂”形容自己的正直之道,意指坚守正道,光明磊落。接着,“五十三年已半生”,诗人回顾自己已度过大半人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天地此几容我病”,诗人感叹天地间似乎只有疾病能让他暂时忘却尘世烦恼,表现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古今真眼爱谁睁”,则表达了对古今人事的洞察,似乎只有真正看透世事的人才能保持清醒。

“山中每见诸公起”,诗人或许是在山中偶遇贤士,看到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而“天下何无一老耕”,则表达了对社会上只重官场忽视农耕的不满,希望社会能重视基层劳动者的贡献。

最后,“迂野一时惟觉此,敢言时止复时行”,诗人自认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在适当的时候前行。

整首诗展现了庄昶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兼官员的复杂情感和坚定立场。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由岫云寺后登山行四里至龙潭

流泉不知处,但觉声在耳。

稍盘过上方,泉出绕屐齿。

澄潭如洗盆,一泓长见底。

曾闻故老传,潭实今寺址。

神龙喜听法,风雨向夕徙。

小亭峙其旁,周遭遍桃李。

沾衣湿苍翠,映面半红紫。

晴烘午云热,明濯暮霞绮。

山僧汲泉烹,茗碗颇能理。

经春未见花,偶乐可忘死。

下岭仰见星,烟昏寺钟起。

(0)

晚步白云渡

野色苍然来,徘徊日云暮。

人生几两屐,同辈此间步。

远火细明楼,昏鸦乱归树。

结庐在前溪,十年老蟫蠹。

溪上白云深,笑指吾家住。

颇无车马喧,雅有朋交素。

卬须期共济,利涉问前路。

结网亦何心,褰裳自洄溯。

待月月未升,清风起官渡。

(0)

未起

未起心犹寂,初回梦已空。

曙光镫影外,春意鸟声中。

菊枕频欹雨,芦帘不受风。

自惭小室赋,无复蔡凝工。

(0)

客夜

空馆绿苔闭,步看珠斗斜。

移床随落月,灭烛对孤花。

水调邻家笛,雷音梦里车。

离忧损年少,顿袖一长嗟。

(0)

十四夜焦山水晶庵看月

薄暝疏钟隔树闻,海风收尽岭头云。

住山梦好经三宿,看月光圆到九分。

天淡银河涵水气,江平冰縠织波纹。

僧窗不用呼灯火,老眼能书白练裙。

(0)

咏史·其三

冲冠一怒便扬兵,鼓竭秋风马倦鸣。

收骨二陵非死所,藏身三窟岂行成。

单于自款居延塞,老将宁贪石堡城。

不信遐荒真异类,两阶干羽有苗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