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如何忍负初,官居每忆过庭趋。
勤勤抚字今微验,雨足春畴不待雩。
心事如何忍负初,官居每忆过庭趋。
勤勤抚字今微验,雨足春畴不待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责任感。首句“心事如何忍负初”揭示了诗人对于初心的坚守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暗示着他对过去的承诺或理想有着深深的珍视,不愿违背最初的意愿。接着,“官居每忆过庭趋”描绘了他在官场中时常想起家中长辈的教诲,可能是指他的父亲或者导师,这体现了他对传统家庭教育和师道尊严的尊重。
“勤勤抚字今微验”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工作的认真态度,他曾经满怀热情地致力于教导他人,但现在觉得成效微小,可能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或社会变迁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最后一句“雨足春畴不待雩”以农耕为喻,意思是说充足的雨水已经滋润了春天的田地,丰收无需再等待天降甘霖的仪式(雩,古代求雨的祭祀),暗指自己虽努力但成效不大,也暗示了对自然规律和人事安排的无奈。
整体来看,袁甫在诗中流露出对初心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忧虑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感慨,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责任感和理想追求。
周家女子李家妇,未嫁夫家但相许。
正如一树未开花,分明自有春为主。
李郎病瘵两年强,说道今年番上床。
闻来人语多不的,口又藏羞难问娘。
只对寒灯泪如霰,为重为轻果谁见。
此身空负嫁夫名,此眼何曾辨郎面。
阿娘背女泣堂前,忖是郎边凶信传。
烈姬重义轻一死,贞女安心无二天。
通身示孝衣裳白,长练高经绣房夕。
在世鸳鸯不得双,同到黄泉愿成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