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正是谢家生日,秣陵时。
酌酒临桃叶,裁笺写柳枝。
双飞空似梦,再见更无期。化作烟和雾,不相知。
正月初七。正是谢家生日,秣陵时。
酌酒临桃叶,裁笺写柳枝。
双飞空似梦,再见更无期。化作烟和雾,不相知。
这首《女冠子》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回忆与心上人相聚的短暂美好时光,以及别后的思念之情。
“正月初七”,开篇点明时间,暗示这是一个充满传统节日氛围的日子,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埋下伏笔。“正是谢家生日,秣陵时”两句,巧妙地将地点与人物结合,秣陵(今南京)作为背景,谢家生日则引出主人公的身份与故事背景,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时空感。
“酌酒临桃叶,裁笺写柳枝”描绘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相聚时的温馨场景。桃叶、柳枝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含着春意盎然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两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交流。通过“酌酒”与“裁笺”的细节,细腻地展现了两人共度时光的亲密与浪漫。
“双飞空似梦,再见更无期”表达了相聚的短暂与别后的无奈。双飞的意象,既指两人曾经的相伴,又暗示了未来的渺茫与不确定性,仿佛梦境般美好而虚幻。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化作烟和雾,不相知”则是对两人关系最终走向的无奈描述。烟与雾象征着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的事物,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以及彼此间情感的逐渐淡漠。不相知,意味着即使在心中,也无法真正理解对方,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力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节日背景下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因距离与时间带来的无奈与伤感。通过这首《女冠子》,屈大均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人类情感中普遍存在的离愁别绪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恩德传名久,慈严赐号新。
楼台□半□,风水忆长春。
客有披襟者,时无洗耳人。
清音发钟磬,翠色混松筠。
住合登仙籍,来宜出俗尘。
经年嗟倥偬,半日喜逡巡。
席上诗情逸,樽中酒味醇。
匆匆又归去,自愧使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