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德传名久,慈严赐号新。
楼台□半□,风水忆长春。
客有披襟者,时无洗耳人。
清音发钟磬,翠色混松筠。
住合登仙籍,来宜出俗尘。
经年嗟倥偬,半日喜逡巡。
席上诗情逸,樽中酒味醇。
匆匆又归去,自愧使君身。
恩德传名久,慈严赐号新。
楼台□半□,风水忆长春。
客有披襟者,时无洗耳人。
清音发钟磬,翠色混松筠。
住合登仙籍,来宜出俗尘。
经年嗟倥偬,半日喜逡巡。
席上诗情逸,樽中酒味醇。
匆匆又归去,自愧使君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慈严院》,通过对慈严院的描绘和对慈爱与威严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这里的敬仰之情。首联强调了慈严院的名声和新赐的称号,传递出庄重而温馨的氛围。颔联通过楼台与山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慈严院环境的赞美,以及对长久岁月中宁静与生机的怀念。
颈联以“披襟”和“洗耳”的典故,暗示了来访者对院长智慧的倾听和尊重,同时暗含了院内清修生活的高洁。接着,诗人描述了钟磬悠扬的声音和松筠翠色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院内的清净与超凡。
尾联感慨时光匆匆,自己虽有幸造访,但终归要回归俗世,流露出对世俗事务的无奈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在宴席上,诗兴大发,酒味醇厚,然而诗人内心仍觉自愧未能完全放下尘世之事,以“使君”身份归来。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既描绘了慈严院的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责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