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程刑部三首·其三清涟閤》
《和程刑部三首·其三清涟閤》全文
宋 / 王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

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

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

凭栏堪入画,时听竹枝歌。

(0)
注释
照影:倒映的景物。
翻窗绮:窗户上翻动的美丽图案。
层纹:层层叠叠的波纹。
滉额波:像额头皱纹一样波动的水面。
丝青:如丝般青翠。
迷岸柳:岸边迷人的柳树。
茸绿:细密的绿色。
蘸汀莎:莎草的绿色部分轻触湿润的岸边。
片雪:形似雪花。
翘饥鹭:因饥饿而翘首的白鹭。
孤香:孤独而芬芳。
卷嫩荷:卷曲的嫩荷叶。
凭栏:依靠着栏杆。
堪入画:美得可以入画。
时听:时常能听到。
竹枝歌:一种民歌,这里泛指悦耳的歌声。
翻译
倒映在窗上的美丽图案翻动,层叠的水波轻轻摇晃如同额头的皱纹。
岸边柳树的青翠枝条如丝般迷人,水边莎草上的绿色嫩芽轻轻触水。
一片雪花般的白鹭翘首等待食物,孤独的荷花香气卷起,花瓣娇嫩。
靠着栏杆观赏此景仿佛步入画中,不时还能听到悦耳的竹枝歌歌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和捕捉。开篇“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一句,以镜中倒映的花影开始,绣是精致的图案,这里形容春日暖阳之下,树木投射在水中的倒影,如同织就的美丽图画。"层纹滉额波"则描写了池塘表面的细碎波纹。

接着,“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两句,进一步展开春天的生机与色彩。“丝青”形容柳絮轻柔而青翠,"迷岸"则是柳絮随风飘散,恰似迷离的烟雾。"茸绿"指的是新生的草色,“蘸汀莎”则是草尖沾湿了露珠,显得更加鲜活。

再下“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春意的更新。“片雪”可能指的是残留的冬雪,或许是形容白鸥的羽毛洁白如雪。"翘饥鹭"则是一种生动的描写,鹭立于水边,形态如同饥饿时的样子,实则是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孤香卷嫩荷”中,“孤香”指的是独自开放的荷花散发出的清香,而“卷嫩荷”则是荷叶在初夏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动态。

最后,“凭栏堪入画,时听竹枝歌”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凭栏”是倚靠在栏杆上,而“堪入画”则是站在画中,这里形容诗人仿佛置身于这幅自然风光的画卷之内。"时听竹枝歌",诗人不仅赏心悦目,更是在聆听竹叶随风轻吟的声音,如同自然界中的乐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周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寄郭衢州

渤海潢池盗,龚卿奉诏忧。

东轩继芳躅,西府踵清流。

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

中斋同一笑,山屋好中秋。

(0)

次韵黄玉如求记

先子北山书剑留,山川还自旧相缪。

与君去岁衔杯处,遣我长歌陟岵游。

瘦鹤风轻霜桧舞,归鸦烟重晚林投。

中斋孟氏仙官府,同号同庚成佛不。

(0)

木犀

桂犀明辨不雷同,长忆先师品藻公。

风到如开香积国,月明疑在广寒宫。

含香结佩风宜月,累印怀香月称风。

酒里典刑幸犹在,先师酝藉孔林丛。

(0)

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其四

黄帝得仙从此去,鼎湖传说几经年。

龙髯堕地成春草,直到如今不上天。

(0)

题陆起潜皆山楼

醉翁朝暮四时景,谁遣描摹入此图。

唤作皆山真个是,携来到处与之俱。

也曾佳客相陪否,亦有清泉可酿无。

更喜一般僧侣旧,高楼百尺俯尘区。

(0)

梦会图·其二

洛僧加满九十五,也向香山画作图。

况是东坡曾嘱付,寿年多似手中珠。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