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野僧报我泉新白,此老居庵山更清。

雨涩故应须小住,云寒端未出相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línlǎoshānjīnshǎoxiǎngwèichéngxíngfèngjué
sòng / máopāng

sēngbàoquánxīnbáilǎoānshāngèngqīng

yìngxiǎozhùyúnhánduānwèichūxiāngyíng

翻译
一位野和尚告诉我泉水刚刚变清澈
这位老僧居住的庵堂四周山色更加幽静
注释
野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人,非庙堂僧侣。
泉新白:泉水变得清澈新鲜。
庵:小型佛教修行处。
山更清:周围的山景更为清净。
涩:不流畅,这里形容雨势微弱。
小住:短暂停留。
云寒:云层寒冷,可能指天气阴冷。
未出相迎:没有出来迎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标题为《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欢迎之情。

首句“野僧报我泉新白”中,“野僧”指隐居在深山里的僧人,而“泉新白”则是指泉水清澈如新雪,通过这样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接着的“此老居庵山更清”中,“此老”可能是指诗中的主角或作者自己,而“庵山”则是隐士或僧人的住所。这里强调的是山中的环境比泉水更加清幽,这不仅描写了自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念。

第三句“雨涩故应须小住”,诗人提到因为天气湿润,适合暂时居留。这一句既是对外界环境的观察,也隐含着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准备。

最后,“云寒端未出相迎”中的“云寒”形容山上的空气清冷,而“端未出相迎”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尚未出门,却已经预备好去迎接友人的热情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和欢迎。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垂柳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0)

咏崔云娘

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

瘦拳抛令急,长啸出歌迟。

只见肩侵鬓,唯忧骨透皮。

不须当户立,头上有钟馗。

(0)

古风·其二十五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0)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0)

凤台曲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

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綵箫去,天借绿云迎。

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0)

钟陵春思

沈沈楼影月当午,冉冉风香花正开。

芳草迢迢满南陌,王孙何处不归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