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其二》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日落空山尚骑马,何人曾此开兰若。

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

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

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山僧在东林寺的偶遇与交流。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日落空山尚骑马”,描绘了夕阳西下,山林寂静,诗人独自骑马行于空旷山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何人曾此开兰若”一句,引出对东林寺的赞叹,暗示此处曾有人在此修行,留下了一段不凡的历史。

“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描述了山僧手持钵盂,行乞归来,询问诗人关于马匹何时离开的问题。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僧侣的朴素生活,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真诚的交流。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诗人与山僧相谈甚欢,笑声回荡山谷,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他们坐在白莲社中,享受着清风明月,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操。

“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同时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时光,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描述了短暂相聚后,诗人与山僧尽情欢饮,美酒如同玉虹般倾泻而出,充满了欢愉与豪放。

最后,“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诗人醉意未消,再次大笑,走出寺庙,只见屋角的乌鸦在寒冷中啄食瓦片,这一幕既温馨又略带凄凉,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山僧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四十一首·其一

迷悟两门,圣凡二路。

总与诸人开辟了也,普请一时證入。

(0)

送人之吴

无心学隐沦,此去向吴津。

千古是非地,一灯烟雨村。

烽尘连楚戍,榆柳隔淮春。

别后新吟句,何人可共论。

(0)

西湖晚望

久雨初晴睡正长,春蛙鸣遍旧池塘。

小亭寂寞斜阳里,一阵东风过木香。

(0)

次愚谷游北山韵

登山行复歇,脚力钝如蛙。

宿雨少游客,荒畦多落花。

公侯归蔓草,池馆破谁家。

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

(0)

偈颂九十三首·其一

直进直出,直行直用。瞥转玄关,百发百中。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八十五

宝剑出匣,精金跃冶。色泽星辉,光芒斗射。

投之重津而光愈发越,加之烈火而色无少假。

行为人间报不平,定应索起辽天价。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