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其二》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顿抛残霰噤神鸦,天上惊翻薏苡车。

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

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二月初四夜晚大雪纷飞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首句“顿抛残霰噤神鸦”以“顿抛”、“残霰”、“噤”三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大雪突然降临的情景,雪花覆盖大地,连神鸦都噤声不语,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天上惊翻薏苡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从天而降的薏苡车,形象地表现了雪花飘落的速度和壮观景象。薏苡车在古代是形容车辆快速行驶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雪花如车轮般快速旋转落下,既突出了雪花的轻盈,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美景。元圃,指传说中的仙境;琼蕤,形容花朵或草木的美丽。这两句意为在仙境般的园林中,初见雪花如叶般点缀枝头,而后庭的玉树上又仿佛绽放了雪花之花,展现出雪后世界的纯净与美丽。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两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苏武是汉朝的著名使臣,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谢家则是南朝文学世家,以才华横溢著称。这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苏武的坚贞不屈和谢家的文采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的向往。

最后,“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之夜的孤独与感慨。夜寒难耐,诗人独自吟咏,手握诗叉(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在寒冷冬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孤独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题滕孟章送金司税明远文后

滕君文章不轻作,滕君情怀绝倾倒。

如今尤信古人言,文章有神交有道。

昨日为文送知己,士林往往皆称好。

复来珍重索我诗,我诗近来绝草草。

第愧未得交其人,始向文章见怀抱。

万里长江炯秋月,一片春云丽晴昊。

走向离筵与相见,气宇孤骞更文藻。

不揣新知赠一言,莫负文章自须保。

(0)

石城晓

城角晓呜呜,城西月痕堕。

城中春思慵,楚梦熏兰火。

玲珑金马门,玉佩声琐琐。

红日压宫垣,千花眠贴妥。

(0)

夜雨

海风吹雨夜潇潇,一滴愁魂一种消。

自是客边听不得,不关窗外有芭蕉。

(0)

送蒋宗谊推官之金华

北来南去几星霜,又见分符出帝乡。

三入越山身更远,重游京国梦难忘。

也知吏法兼诗老,未必才名与命妨。

台省秪今须俊杰,看骑骢马问豺狼。

(0)

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二章·其二

不奉君欢又一年,背人啼向落花前。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

(0)

南吏侍罗圭峰考满赴京至良乡以折臂乞归中批遽从之作此奉寄

咫尺论心恨未能,蓟门南望睇空凝。

忧时定复添华发,医国真应属折肱。

归喜冬檐支睡枕,行当霜路蹴层冰。

欲知诸老拳拳意,不减韩翁惜孔丞。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