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全文
唐 / 崔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

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

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hǎnxiàpànguānxiāngzhāoshīzhī
táng / cuīdòng

guóyǒufēichángchǒngjiāchéngxìngxūn
bèiēncánjiǎoruòyún

dàn使shǐzhōngzhēnzàigāncóngshífén
cuànshēnyǒumèngmèijiànmíngjūn

翻译
国家受到极大的宠爱,家族继承了不同姓氏的功勋。
忘恩负义让我心生愧疚,如同背叛光明的日头,不正当的行为轻如浮云。
只要忠诚和正直依然存在,我宁愿像美玉一样在烈火中焚烧。
即使逃亡无处,我也期盼在梦中见到明主。
注释
非常:特别,非同寻常。
异姓:指非本族的姓氏。
皎日:明亮的太阳,象征光明。
浮云:比喻无足轻重或变化不定的事物。
忠贞:忠诚坚贞。
玉石焚:比喻为正义事业牺牲。
窜身:逃亡,流窜。
明君:贤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峒所作,名为《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义的执着,以及对明君的渴望。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特殊的宠信和家族荣耀,这种荣耀不仅属于自己的家族,还延伸到其他姓氏之中。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一个权力集中、贵族或官员家庭背景。

“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背弃恩德和不忠行为的愤慨。"背恩"指的是忘记或背叛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和恩惠的人或事,"惭"是内心的自责和羞愧,而"不义若浮云"则形容了不正义的行为多得如同天上的浮动之云,难以捉摸。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纯洁品质的珍视,即便是面临玉石俱焚(即一切都被毁灭)的境况,也愿意坚守这些美德。

“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在最后两句中,“窜身”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而“梦寐见明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领袖的向往,即便是在梦中,也渴望能看到那位明智和公正的君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忠诚与不义、荣耀与背恩之间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高尚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它不仅是对个人操守的自我肯定,也是一种政治理念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理想状态的深切期望。

作者介绍
崔峒

崔峒
朝代:唐   字:号皆不详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猜你喜欢

丙午元日

炎洲孤屿阿兰若,腊转霜残又到春。

梅柳喜迎初岁景,幢铃长绕去年人。

光天宝炬随潮远,匝地祥云捧日新。

百尺倚空烟水阔,洪崖何处石磷磷。

(0)

渐监寺再还雷峰

荔枝初熟披星去,梅树花开带雪还。

我久冥心同水月,君于何处访云山。

孤舟腊月回初地,破寺寒天盼老颜。

添汝三峰数点泪,增余五老一回叹。

(0)

湓石滩夜泊与阿字顿修书怀

古木森森山鸟鸣,孤舟日暮不胜情。

多时沙际三人影,到处滩头一水声。

胸次欲横星汉外,须眉犹照晚霜清。

风尘赖有敝袍在,地角天涯莫寄名。

(0)

礼金轮峰舍利塔

层崖叠嶂拥金轮,辛苦谁怜负铁人。

寺是右军开晋室,塔传竺土肇西秦。

云霞缥缈诸天俨,日月升沉百代新。

稽首长空馀涕泪,感恩徒有刹尘身。

(0)

西樵碧玉洞与诸子卜筑

谁信匡庐千尺练,曾移一半到西樵。

多年梦断黄岩路,此日寒生碧玉条。

远眺宝峰云影乱,近开灵鹫雨花飘。

可怜十八多佳士,筑得沿溪度石桥。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六

谁信子期死,伯牙仍鼓琴。

从来无覆处,岂敢贵希音。

住久识山性,听多知水心。

晨宵欣独往,林下莫沉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