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渐监寺再还雷峰》
《渐监寺再还雷峰》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荔枝初熟披星去,梅树花开带雪还。

我久冥心同水月,君于何处访云山。

孤舟腊月回初地,破寺寒天盼老颜。

添汝三峰数点泪,增余五老一回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是游历渐监寺与雷峰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荔枝初熟披星去,梅树花开带雪还”,以荔枝与梅花作为季节变换的象征,荔枝在黎明时分采摘,梅花在冬日里绽放,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诗人披星戴月,不畏艰难,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真谛。

颔联“我久冥心同水月,君于何处访云山”,诗人将自己比作水中之月,表达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宇宙自然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友人是否也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或是探寻远方的山水之美。

颈联“孤舟腊月回初地,破寺寒天盼老颜”,描述了诗人乘着孤舟,在寒冷的腊月返回起点,心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破旧的寺庙在寒冷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寂寥,诗人或许在期盼着与老友重逢,或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尾联“添汝三峰数点泪,增余五老一回叹”,诗人以“汝”和“余”自指,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三峰之上的几点泪水,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五老的再次叹息,则可能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超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九

贯珠叠翠作妆奁,归去金堂未免嫌。

香阁但知誇粉黛,藁砧相见笑须髯。

朦胧好梦愁欹枕,寂寞寒灯懒下帘。

何似阿姨贫不字,长斋甘老破茅檐。

(0)

借庵即事·其九

雨后远天清,阶前异草生。

焦芽才甲柝,败种亦勾萌。

菌桂春芳歇,蕣花朝露荣。

桑榆吾老矣,努力事归耕。

(0)

借庵即事·其六

群动静中见,孤心物外降。

繁花蝇亦采,飞絮蚁能扛。

拔地藤千尺,摩空鹤一双。

野人非待兔,何事守枯桩。

(0)

送人北上

高车辞矮屋,白马饰金羁。

风假鹏方便,天随人指挥。

故山老薇蕨,上苑醉芳菲。

翻笑灌园叟,傲然甘息机。

(0)

寄西宁张明府·其三

吏习久不振,斯人方起衰。

循良追古道,儒雅式今兹。

政洽看鹰化,心閒有鹤知。

何当弦诵地,容我结茅茨。

(0)

十月朔英利道中作

去国正重九,中途逢小春。

水喧争渡客,山静过桥人。

岂效枯鱼泣,言随野马尘。

明朝潮汛好,行矣莫逡巡。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