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珠叠翠作妆奁,归去金堂未免嫌。
香阁但知誇粉黛,藁砧相见笑须髯。
朦胧好梦愁欹枕,寂寞寒灯懒下帘。
何似阿姨贫不字,长斋甘老破茅檐。
贯珠叠翠作妆奁,归去金堂未免嫌。
香阁但知誇粉黛,藁砧相见笑须髯。
朦胧好梦愁欹枕,寂寞寒灯懒下帘。
何似阿姨贫不字,长斋甘老破茅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马山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首句“贯珠叠翠作妆奁”,以珠翠比喻女子的装饰,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精致。接着,“归去金堂未免嫌”一句,通过对比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女子内心的满足感,表达了女子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
“香阁但知誇粉黛,藁砧相见笑须髯”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女子在闺房中精心打扮,另一方面则暗示她与丈夫相聚时的轻松与自在,通过“笑须髯”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温馨和谐的关系。
“朦胧好梦愁欹枕,寂寞寒灯懒下帘”两句,通过描绘女子夜晚的梦境与现实中的孤独,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何似阿姨贫不字,长斋甘老破茅檐”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阿姨虽然贫穷,却能心满意足地过着清贫的生活,这种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超越了物质的贫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充满了生活哲理和情感深度。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我来笔其事,灵踪救沈埋。
山中胜事多,对此空徘徊。
墙厚不盈咫,人间隔蓬莱。
高柳唤客游,我辈御风来。
坐久落日尽,澹澹池光开。
白云行水中,一笑三徘徊。
鸭儿轻岁月,不受急景催。
试作弄篙惊,徐去首不回。
无心与境接,偶遇信悠哉。
再来知何似,有句端难裁。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