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鱼台》
《钓鱼台》全文
宋 / 陈允升   形式: 古风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我来笔其事,灵踪救沈埋。

山中胜事多,对此空徘徊。

(0)
注释
罗浮山崒嵂:形容山势高峻。
钓鱼台:古代的钓鱼场所。
东隅:东方。
名从何来:名字的由来。
爨下童:灶下的童子。
辛勤:勤劳。
豹变:比喻人的变化。
山阴霾:山色变得晦暗。
幽涧:深谷的溪流。
恍然:忽然。
篙师:撑船人。
诙谐:谈笑风生。
行计:离开的打算。
偕:一起。
馈主翁:献给主人。
挽不回:挽留不住。
蹑其踪:追踪他的足迹。
岩崖:岩石陡峭的地方。
武陵源:传说中的桃花源。
尘埃:世俗世界。
化作沟中材:变为沟壑中的朽木。
恒真人:虚构的仙人。
太公渭水滨:姜太公在渭水边。
白头佐:辅佐君王。
子陵七里滩:严子陵隐居的地方。
清风永可怀:清风让人怀念。
去几秋:过去了多少年。
崔嵬:高大。
青史:历史记载。
苍苔:青绿色的苔藓。
笔其事:记录这件事。
灵踪:神圣的事迹。
胜事多:美景众多。
空徘徊:独自徘徊。
翻译
罗浮山高峻挺拔,哪里会有钓鱼台呢?
钓鱼台坐落在东方,它的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昔日灶下的童子,辛勤劳作,打水砍柴。
岁月流转,他的功德圆满,如同豹子褪去斑纹,山色变得晦暗。
有一天他来到幽深的溪涧,忽然感到仿佛身处江海之边。
撑船人停泊在岸边,他们一起谈笑风生。
童子有了离开的心思,撑船人也愿意陪伴。
童子捕获了鱼,想献给主人,但主人挽留不住,他只好离去。
旁观者追踪他的足迹,乘小舟前往岩崖。
这才相信武陵源的存在,那里有路通向尘世。
回头看看遗留的鱼,已化为沟壑中的朽木。
古人恒真人的事迹,难道是在欺骗我们吗?
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白发辅佐君王。
严子陵在七里滩隐居,清风永远令人怀念。
那灶童离开多久了,钓鱼台依然巍峨。
这个名号永载史册,石头上覆盖着青苔。
我来记录这段往事,让灵迹免于被遗忘。
山中有许多美景,面对这些,我不禁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宋诗《钓鱼台》是宋代诗人陈允升的作品,描绘了罗浮山中的钓鱼台及其相关故事。诗中通过叙述昔日童子在山中辛勤打柴烧火,最终因功德圆满而使得山色变化,发现了一处幽静的钓鱼台。诗人借古人的传说,如太公姜尚和严光(子陵)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敬仰。

诗人感慨钓鱼台虽经岁月变迁,但其名仍留青史,石头上覆盖着苍苔,见证了古人的事迹。他记录下这些故事,希望保存这份灵秀之气免于被遗忘。最后,诗人感叹山中诸多美景,自己却只能在此徘徊,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钓鱼台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陈允升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甘茂才园林·其二

凤岛东南出,鳌鼍西北翻。

坐从巨石稳,眺以绿阴蕃。

一水飞长练,三花护短垣。

春来桃李发,车马岂无喧。

(0)

丽词·其二

斜倚银床理玉筝,数声子夜不胜情。

晚风莫送东邻去,多少愁人梦不成。

(0)

胡笳曲

胡沙乱捲月冥濛,独抱胡笳坐晚空。

不是离人莫吹彻,至今羌塞怨无穷。

(0)

己未元夕曲八首·其八

丰年灯景倍风光,歌管千门夜未央。

郭北已开驰马埒,城南新敞打球场。

(0)

清厨诗四首·其三

铛心浮蟹眼,垆畔响松涛。

饮罢风生腋,南轩月正高。

(0)

春诗十三首·其三江岸桃花

草阁桃花绕,时清异避秦。

渔郎休更问,此处是通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