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洲孤屿阿兰若,腊转霜残又到春。
梅柳喜迎初岁景,幢铃长绕去年人。
光天宝炬随潮远,匝地祥云捧日新。
百尺倚空烟水阔,洪崖何处石磷磷。
炎洲孤屿阿兰若,腊转霜残又到春。
梅柳喜迎初岁景,幢铃长绕去年人。
光天宝炬随潮远,匝地祥云捧日新。
百尺倚空烟水阔,洪崖何处石磷磷。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到来时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息和宗教色彩。首句“炎洲孤屿阿兰若”以“炎洲”象征温暖与生机,“孤屿”则暗示了静谧与独立,而“阿兰若”作为佛教修行之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腊转霜残又到春”一句,通过季节更替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梅柳喜迎初岁景,幢铃长绕去年人”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和柳树以喜悦之情,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幢铃的回响仿佛在纪念过去的一年,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光天宝炬随潮远,匝地祥云捧日新”描绘了新年庆典的盛况,宝炬照亮了远方,祥云环绕着新生的日出,寓意着光明与希望。
最后,“百尺倚空烟水阔,洪崖何处石磷磷”以广阔的烟波和高耸的山崖为背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新年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