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阴漠漠雨班班,岭上风来一解颜。
已是去天才尺五,却令缓步有跻攀。
飞泉百道萦罗带,列岫千峰拥翠鬟。
应是北堂春正满,几回回首望家山。
轻阴漠漠雨班班,岭上风来一解颜。
已是去天才尺五,却令缓步有跻攀。
飞泉百道萦罗带,列岫千峰拥翠鬟。
应是北堂春正满,几回回首望家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千秋岭上的情景。首句"轻阴漠漠雨班班",通过轻柔的阴云和点点滴滴的雨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岭上风来一解颜",微风吹过,似乎带来了片刻的舒畅,让诗人心情稍有好转。
"已是去天才尺五",表达了诗人离目的地已不远,但山路依然险峻,需要小心翼翼地攀登。"却令缓步有跻攀",诗人虽然接近终点,但仍需谨慎前行,仿佛在享受这个过程中的步步登高。
接下来的两句"飞泉百道萦罗带,列岫千峰拥翠鬟",运用比喻手法,将飞瀑比作飘动的丝带,群山比作秀美的发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间的壮丽景色。
最后,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收尾:"应是北堂春正满,几回回首望家山",他设想家中北堂此刻春意盎然,自己却因在外游历而多次回头遥望家乡的山峦,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虞俦的《千秋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和诗人的情感起伏,展现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四海中间,第一清流,惟有可斋。
看平生践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尘埃。
元祐诸贤,纷纷台省,惟有景仁招不来。
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挂冠有请高哉。
但清庙正需梁栋材。
便撑舟野水,出航巨海,有官鼎鼐,无地楼台。
制菊龄高,看萸人健,万顷秋江入寿杯。
经纶了,却驭风骑气,阆苑蓬莱。
夜来霜拂帘旌,淡云丽日开清晓。
香猊金暖,冰壶玉嫩,佳辰寒早。
橘绿橙黄,袖红裙翠,一堂欢笑。
正梅妃月姊,雪肌粉面,争妆点、潇湘好。
莫惜芳尊屡倒。拥群仙、醉游蓬岛。
东床俊选,南溟归信,一时俱到。
鬓影摇春,命书纡锦,子孙环绕。
看他时归去,飞觞石涧,侍甘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