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席云涛中,有如潮碇舟。
弱梦不守魂,沈没谁能求?
雷霆夹壁生,驱龙过吾头。
木客骑老罴,环屋声啾啾。
万林并残叶,力塞三潭喉。
奔泷抵难过,夺峡穿西流。
渐从吾枕根,倒拔千丈楸。
骨战思内持,疟气猛来搜。
转嫌墙上火,青青尚明篝。
照见联床人,目闭容惨幽。
岂真天决河,决尽始方休。
何不泄向东,去洗干戈愁。
置席云涛中,有如潮碇舟。
弱梦不守魂,沈没谁能求?
雷霆夹壁生,驱龙过吾头。
木客骑老罴,环屋声啾啾。
万林并残叶,力塞三潭喉。
奔泷抵难过,夺峡穿西流。
渐从吾枕根,倒拔千丈楸。
骨战思内持,疟气猛来搜。
转嫌墙上火,青青尚明篝。
照见联床人,目闭容惨幽。
岂真天决河,决尽始方休。
何不泄向东,去洗干戈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夜突降的大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暴雨的震撼与恐怖。诗中的“置席云涛中”、“雷霆夹壁生”、“木客骑老罴”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暴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和暴雨中的自然景象。通过“奔泷抵难过,夺峡穿西流”等描述,展现了暴雨的猛烈和不可阻挡的力量。最后,“岂真天决河,决尽始方休。何不泄向东,去洗干戈愁。”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暴雨的思考,以及对平息战争、带来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的壮丽与恐怖,也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