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
戏檐黄雀惊弹剑,饮水鸟猿看放钩。
醉卧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头。
朝廷莫问安边策,人在深山笑五侯。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
戏檐黄雀惊弹剑,饮水鸟猿看放钩。
醉卧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头。
朝廷莫问安边策,人在深山笑五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景象,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趣和自在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这是对隐士居所的描绘,茅屋是简单的住所,它似乎与云彩相连,延伸到很晚都没有结束,而房前有一扇门,门外是山色的倒影,好像山色正倚靠在寒冷的流水旁。
"戏檐黄雀惊弹剑,饮水鸟猿看放钩":这里写的是诗人与自然界生物和谐相处的情景。黄雀在屋檐上嬉戏,被剑上的反光惊吓,而饮水的鸟儿则在观察诗人放下钓鱼的钩子。
"醉卧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头":这是对诗人饮酒后醉卧的情形。落霞是夕阳的余晖,用手作为枕头,显示出一种超脱物外的放松。而在晚日时分,诗人的声音更加高亢,他似乎是在向天空发声,更显得他心中的豪情。
"朝廷莫问安边策,人在深山笑五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政事的超然态度。他不关心朝廷如何安抚边疆,也不理会外界对于权力争斗的评说(五侯),而是选择在深山中自得其乐,发出笑声。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他的心灵世界既自由又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自足了馀生,岂谓浮名绊。
牵从江上来,去国同王粲。
既与猿鹤疏,还惊鸥鹭散。
公馀坐危亭,四顾云影乱。
新诗忽鼎来,累日饱吟玩。
洗我胸中尘,宛如睹清盼。
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
方今苦乏材,当馈屡兴叹。
如公人物英,宁久从远宦。
会见御追风,起自长淮畔。
夫君自合代王言,暂寓空斋八九椽。
尽日清谈挥麈尾,闭门危坐爇龙涎。
诗囊遣兴随时赋,茗碗袪魔对客煎。
看即除书催入觐,得閒登眺且欣然。
雨多晴少恐妨农,相劝欣逢日出东。
烟蔼已收霄汉外,江山如在画图中。
相看且喜头俱白,一醉休辞颊暂红。
万事要从勤苦得,莫言丰歉在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