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北藩镇之祸》
《河北藩镇之祸》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

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

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

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

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

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

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

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

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

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

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

(0)
鉴赏

这首诗《河北藩镇之祸》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唐代藩镇势力崛起对国家统一和稳定造成的巨大影响。

诗中首先描绘了唐朝末年,中原地区遭受外族侵扰的背景,“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形象地展现了国家陷入动荡的境地。接着,诗人聚焦于藩镇问题,“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指出藩镇势力的强大及其对河北地区的影响力。藩镇留后的子孙们称兵抗朝命,吞噬邻封,强宗屡易姓,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描绘出藩镇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混乱。

“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一句,揭示了藩镇势力逐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近,为后来的边疆危机埋下了伏笔。最后,诗人总结道:“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五代时期,契丹趁机攻占十六州,石晋割地求和,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不稳定局势。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描述了此后金、元、蒙古等民族政权相继崛起,大河北地区成为各民族争夺的焦点,国家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最后,“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总结了藩镇问题对后世的影响,指出乱局的根源在于唐代藩镇的兴起。

整首诗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藩镇问题,不仅揭示了藩镇势力对国家统一的破坏作用,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重视和对国家统一稳定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破釜

有一破釜多故旧,掉向空房不照顾。

上面?土尘埃生,两璺到耳连底透。

叫得将来锢露人,拈得与他交觑部。

羊皮鞴袋扇风急,旋去炉上炼金汗。

烹向破釜窍眼中,锢露骨还如旧日。

釜有□□人有病,人病还同斧有紊。

破釜锢露上依然,人□□□枉丧命。

(0)

大字吟

诗成半醉正陶陶,更用如椽大笔抄。

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

鲁阳却日功犹浅,宗悫乘风志未高。

写出太平难状意,任他天下颂功劳。

(0)

登女几

予看山多矣,未尝逢此奇。

巨崖如格虎,险石若张旗。

云意闲舒卷,岩形屡改移。

丹青难状处,四面尽如斯。

(0)

春水短吟

雪消冰泮渌盈沟,翡翠鸳鸯得志秋。

长恨远山遮不断,又疑别浦去难留。

绕堤杨柳轻轻拂,近岸新蒲细细抽。

满眼烟波杳无际,三吴特地送孤舟。

(0)

南园花竹

花行竹径紧相挨,每日须行四五回。

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图竹径对花开。

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

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0)

和李审言龙图行次龙门见寄

万里秋光入坐明,交情预喜笑相迎。

菊花未服重阳过,如待君来泛巨觥。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