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冤朐路》
《冤朐路》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嘷。

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如龟髀肉消。

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睡觉三竿红日高。

(0)
注释
战: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纸钱:祭祀用的纸币,象征亡者的灵魂。
寒巢:寒冷的鸟巢,比喻孤独的归宿。
征袍:出征或远行时穿的衣物。
狐嘷:狐狸的叫声,象征凄凉的夜晚。
龟髀:比喻人的瘦骨嶙峋的手臂。
兰膏:珍贵的香油,象征贵族的生活。
三竿红日:形容太阳升起很高,时间已晚。
翻译
棠梨树叶在风中摇曳,纸钱微响回荡在空旷的郊野。
独自的鸟儿背对着人飞回寒冷的巢穴,我也指向村庄,指着那横跨的桥。
茅草屋顶下,霜月映照着我的征衣,夜晚寒冷,听到狐狸的哀嚎。
感叹我一生辛劳,双手瘦得像龟壳,大腿上的肉都消瘦了。
富贵人家的公子点燃兰膏,雪花压塌房屋,他却豪饮不止,直到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到三竿高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以凄清、孤寂的氛围为主。首句“棠梨叶战风骚骚”,通过“战风”和“骚骚”的拟人手法,生动展现了棠梨叶在秋风中摇曳的动态画面,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生活的艰辛。纸钱燃烧的声音“窸窣鸣空郊”,增添了哀思与凄凉。

接下来,诗人借“背人独鸟归寒巢”表达孤独无依的情感,自己也投宿于村边的横桥,茅檐下的霜月映照着他的征袍,渲染出夜晚的寒冷和寂静。“夜冷不寐闻狐嘷”进一步强化了孤寂和悲凉,狐狸的哀号声更添了几分凄厉。

诗人感慨自身劳碌,“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瘦骨嶙峋,形容憔悴。对比之下,青楼公子却过着奢华的生活,烧兰膏、豪饮,直到雪压屋倒,醒来时已是红日高照。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辛酸和世态炎凉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庵中寂无一人童子觅酒未至

数尽归鸦酒未来,佛香伴我信悠哉。

忽惊门外欢声过,邻父叉鱼得隽回。

(0)

贫女吟

旧丝织尽复新丝,辛苦终朝不下机。

只恐与时花样别,不堪裁作嫁人衣。

(0)

十五夜饮王敬止园亭

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

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0)

澄卿罢令后常见过答焉

不应山雨夜频过,岂为茅堂隐薜萝。

霄汉几年劳日月,江湖随地足风波。

长沙谪去君恩重,彭泽归来酒债多。

即看才高终濩落,古今贤达总如何。

(0)

睡起

睡起散幽躅,荒冈春日西。

野云飞不起,寒压竹枝低。

(0)

久雨书闷十四韵

穷日闭茅屋,雨深境更清。

楯眉上行蚁,墙角卧空罂。

时序了长句,生涯终短檠。

回风抟野旷,新水涨柴荆。

入梦暮云碧,怀人秋藓生。

荒鸡啼远戍,山鬼啸空城。

衮衮风难定,悠悠事屡更。

关河成阻越,盗贼正纵横。

看剑哀歌咽,衔杯乐意倾。

纪纲须汲黯,谏疏忆匡衡。

十载居南服,同时笑北伧。

鸑雏饥欲死,汗血老无名。

极目烟波阔,回头布褐轻。

誓将一竿去,吾欲弄沧瀛。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