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其二》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

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

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联“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开篇即以“歌声欢”反衬离别的哀愁,同时以“深雪”和“征鞍”点明时节与旅程的艰辛,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沉重的氛围。

颔联“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通过“青山”与“紫气”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喻了友人即将步入的政治舞台,充满希望与期待。

颈联“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夜的宁静与荒凉边塞的寒冷景象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对友人旅途艰难的关切,也蕴含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尾联“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为林朗庵题泰山秦刻二首·其二

金石名家亦太偏,莫求遗草累逋仙。

状元宰相皆精鉴,南渡风流有格天。

(0)

八月十六夜与玉山人坐袖海楼

四面青山坐困人,一楼明月足容身。

两人对酒蔬盘瘠,五夜谈诗蜡炬亲。

槛外长松时拂帽,阶前小草亦成茵。

净名寥寂临恭去,不负中秋自主宾。

(0)

七十自寿·其十一

渐台未败焰恢张,竟有征书到草堂。

不许杜微甘寂寞,似云谢胐善文章。

胁污阳托怜才意,却聘阴怀觅死方。

彻幸未蒙投阁辱,苟全性命托穷苍。

(0)

古柏庵

高干枝稀似立虬,裂柯横草翠还抽。

七株嘉庆三年看,更历人间几百秋。

(0)

送香亭重赴岭南

昔君溟海我燕京,万里相逢建业城。

草绿冶亭同策杖,花明江阁拥弹筝。

东山未可留安石,南越重须见陆生。

又送离帆天际望,自垂白发入柴荆。

(0)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首·其二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