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名家亦太偏,莫求遗草累逋仙。
状元宰相皆精鉴,南渡风流有格天。
金石名家亦太偏,莫求遗草累逋仙。
状元宰相皆精鉴,南渡风流有格天。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沈瑜庆所作,名为《为林朗庵题泰山秦刻二首(其二)》。在诗中,沈瑜庆表达了对金石学名家过于偏执的看法,并指出不应过分追求遗失的墨迹以累及仙人。他进一步提到,即使是状元和宰相这样的高官,也都有很高的鉴赏力。最后,他赞扬了南渡时期的文化风流,认为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天分与格调。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沈瑜庆对于艺术鉴赏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不仅关注于金石学的学术层面,更深入探讨了艺术与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罗生黄山来,从我梅溪游。
齿发最年少,学问能自修。
短檠照深夜,细字书蝇头。
大业心欲潜,遗编力旁搜。
新文有佳趣,日进殊未休。
吾愧河汾翁,子学常与收。
行将拭老眼,万里看骅骝。
一叶下庭皋,大火当西流。
遥望河阳云,俄登李膺舟。
交朋重惜别,挽袖终不留。
吾肠百鍊刚,亦作茧绪抽。
籍也不吾叛,寻盟定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