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君溟海我燕京,万里相逢建业城。
草绿冶亭同策杖,花明江阁拥弹筝。
东山未可留安石,南越重须见陆生。
又送离帆天际望,自垂白发入柴荆。
昔君溟海我燕京,万里相逢建业城。
草绿冶亭同策杖,花明江阁拥弹筝。
东山未可留安石,南越重须见陆生。
又送离帆天际望,自垂白发入柴荆。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送香亭重赴岭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万里之外的建业城相遇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即将前往岭南的不舍之情。
首联“昔君溟海我燕京,万里相逢建业城”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在遥远的东海与京城,如今却在建业城意外重逢的惊喜与感慨。
颔联“草绿冶亭同策杖,花明江阁拥弹筝”细腻地描绘了重逢时的场景,绿草如茵的冶亭旁,两人并肩而行;江阁之上,繁花似锦,友人弹筝,营造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颈联“东山未可留安石,南越重须见陆生”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前路的关切与期待。东山指的是东晋名臣谢安,此处借指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或挑战;南越则与汉代学者陆贾有关,暗示友人此行将有所作为。
尾联“又送离帆天际望,自垂白发入柴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想象着友人的船只远去,消失在天边,诗人自己则已年老,只能归隐田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