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名王仲木从梅侍御西征奏凯北旋赋此壮之》
《大名王仲木从梅侍御西征奏凯北旋赋此壮之》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年裘马客长安,杖荣从军戍贺兰。

桓典霜威开幕府,陈琳檄草据征鞍。

铙歌出塞边沙白,烽火登城汉帜丹。

谁道护羌诸校在,功成今日属儒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仲木的大名士在梅侍御的率领下西征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文武并重的主题。

首联“十年裘马客长安,杖荣从军戍贺兰”以时间跨度和地点转换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十年的征战岁月,主人公作为一位贵族子弟(裘马客),在长安繁华之后,选择从军,远赴边疆(贺兰山)戍守,展现了其不凡的勇气与决心。

颔联“桓典霜威开幕府,陈琳檄草据征鞍”运用历史典故,以桓典的严明军纪和陈琳的檄文才华,象征着军队的纪律与文官的谋略,暗示了王仲木不仅有勇,更有智,能够统帅有方,指挥若定。

颈联“铙歌出塞边沙白,烽火登城汉帜丹”描绘了军队凯旋归来的壮观场面,铙歌(军乐)在边塞响起,白色的沙漠映衬出将士们的英姿,烽火台上飘扬的汉旗,红色如丹,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尾联“谁道护羌诸校在,功成今日属儒冠”则表达了对王仲木这一文人将领的赞誉,指出在维护边疆安宁的事业中,文人的智慧与策略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关键,功勋卓著的王仲木,以其儒雅的风范,最终成就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仲木从军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国家安危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文武并重、智勇双全的治国理念。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赠李左丞

手分云汉下天津,一洗江淮战伐尘。

紫气独行周柱史,白衣谁识李山人。

铺陈礼乐三千字,保障东南亿万民。

戡定成功在今日,未容归卧五湖春。

(0)

春日游上方寺因过别业

今日雨晴山亦佳,散行聊复写幽怀。

田翁入郭买春酒,野衲下堂留午斋。

老去任添新白发,平生能著几青鞋。

醉中天地堪衾枕,却笑刘伶死便埋。

(0)

垂虹亭晚坐

长桥戎马后,旂帜尚纷纷。

吴越东西隔,江湖左右分。

荒哉皮学士,去矣范将军。

谁种千头橘,空山卧白云。

(0)

题竹二十一首·其十五

缅惟潇湘江,千里遥相忆。

何当守一枝,与子期深密。

(0)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九凤凰台

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

当时谁道凤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

凤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

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

海上三山渺何许,群仙骑凤隔风雨。

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

(0)

伤心行用李长吉韵

朔风动清吟,孤月流寒素。

白发困青灯,红妆泣秋雨。

罗扇沿网虫,宝鉴青鸾舞。

白昼魍魉行,山昏鬼无语。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