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崔仲素郡丞寄诗见寿用韵奉答二首》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崔仲素郡丞寄诗见寿用韵奉答二首》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山城别后想鸣珂,五见春风长绿萝。

汉室新紬循吏传,燕台旧和酒人歌。

林中朋辈看全少,海畔烟霞占已多。

十二楼台秋色里,不知几处有行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体会。

首句“山城别后想鸣珂”,以“鸣珂”比喻友人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山城后的深切思念。接着,“五见春风长绿萝”一句,通过描述春风吹过,绿萝生长的情景,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

“汉室新紬循吏传,燕台旧和酒人歌”两句,运用典故,赞美友人如同汉代循吏一般正直无私,又像燕台上的诗人一样,能以酒会友,享受生活。这里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品德和生活情趣,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美好品质的向往。

“林中朋辈看全少,海畔烟霞占已多”则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林中的朋友越来越少,而海边的烟霞却日益增多,形象地表现了世事无常,友情难久的主题。

最后,“十二楼台秋色里,不知几处有行窝”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暗示着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以及对友人可能身处何处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次韵毛君绝句

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

白日对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

(0)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0)

寄题赵㞦承事戏綵堂

春晚安舆遍浙东,永嘉别乘喜无穷。

橐装已笑分诸子,吏道何劳问薛公。

堂上寿樽诸掾集,室中禅论衲僧通。

兴阑却返林泉去,幕府长留孝弟风。

(0)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将赴南都比归不及见矣作诗赠别

东道初来托故人,南楼频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

顾我及秋行不久,问君触热去何因。

西归凉冷霜风后,浊酒清诗谁与亲。

(0)

次韵李简夫秋园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0)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