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高卧六十霜,青云为佩霞为裳。
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
山中高卧六十霜,青云为佩霞为裳。
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形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山中高卧六十霜”,以“高卧”二字开篇,形象地刻画了隐士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六十霜”则暗示了时间的久远,表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心境。接着,“青云为佩霞为裳”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隐士的服饰比作飘渺的云彩和绚丽的霞光,不仅展现了隐士衣着的华美,更寓意其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神秘与不凡。南溟,即南海,此处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自由;六月赤虹,是夏日里罕见的自然奇观,象征着非凡与神奇;群仙跨之而来,翱翔于空中,则表达了隐士与仙界的联系,以及他超脱世俗、与天地同游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成功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堂堂胜境久潜幽,经始锄荒用我谋。
日照洞门开户牖,霜飞暑路索衣裘。
鞭笞鸾凤天将近,弹压山川酒不休。
大费骚人题品力,薜萝俱挽入雕锼。
并湖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
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
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
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